張子丰再戰聲途——享樂主義(三點水)
2018年05月25日03:00
張子丰熱愛創作,勇於求新。

【星島日報報道】(作者三點水,人如其名,墨水不多,因緣際會,闖蕩江湖,資質平庸,難成大器,音樂世界,享受逍遙。)

張子丰,自小熱愛創作,尤喜電影、音樂,為了逐夢、圓夢,他自組製作公司、躋身歌手行列。今年,他重回樂壇後首支面世新歌《爛片王》,結合豐富影音元素,再次展現他對電影、音樂不改的熱情和創意。

年輕,總有追求的夢想!自小喜愛電影、音樂創作的張子丰,長大後投身電影及音樂的創意產業,集製作人、導演、編劇、演員和歌手於一身,努力當一位新世代多方位創作人。  

張子丰大學畢業後於二〇一〇年從加拿大回港發展,努力圓夢,主修電影的他,加入電影公司擔任製作助理,不惜從低做起,長時間的工作時間、事無大小一腳踢,反倒讓他磨練出了耐性、組織能力和靈活變通的處事方法。  

離開電影公司之後,張子丰先與友人合組製作公司,大展拳腳,其後分道揚鑣,成為一人公司,多年來他很感謝一班合作無間、充滿默契的班底予以支持。回顧過往,從首支由鄭伊健演出、片長僅十五秒的海洋公園宣傳短片開始,憑藉大膽破格、勇於創新和充滿個人特色的製作,一路走來,逐漸做出口碑,機會接踵而至,繼而由三十秒、一分鐘、十分鐘的廣告、短片、MV,以至後來執導的電影,成績就如砌積木般層層堆疊起來,多年經驗亦讓他學會如何面對和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創作上,我仍會堅持嘗試新東西,但廣告客戶自有他們的想法和要求,未必會全盤接納我的構思,因為工作上我只負責執行的角色,所以製作上有所限制,反而為歌手朋友拍攝MV,就到了我發揮小宇宙、顯本領的時候,可以天馬行空地任意飛行。」

綜觀近年由他執導引起話題的MV作品,便有去年夥拍尹光迸發火花的《潮神》、今年吳業坤真摯演繹的新歌《凱旋門》,以及去年執導的電影《吃貨神探之獵獸行動》等,不僅受到客戶認同、朋輩讚賞,更屢獲獎項肯定。

當製作公司慢慢做出成績之後,張子丰的音樂細胞又再蠢蠢欲動,有感時機到了,他又重回歌手行列,再戰聲途,炮製了全新歌曲《爛片王》。

二〇一三年,張子丰簽約父親旗下唱片公司,躋身歌手行列,按部就班於翌年推出首張EP《1880》,唱歌之餘,他更一手包辦MV的拍攝工作,幕前幕後兩兼顧。之後,他推出收錄了「死亡三部曲」(《天國與地獄》、《輪迴》及《推銷員之死》)和「重生三部曲」(《拖》、《也許我們倦了吧》及《獨愛》)別具寓意的數碼專輯《29》。

當完成最初回的歌手生涯後,張子丰重返製作行列,目的是吸取更多創作營養、擴闊眼光,為孕育往後音樂事業作更好的準備。事隔四年,又到了適當時機,他以全新姿態回歸樂壇,交出新歌《爛片王》。

遊走於導演與歌手之間的張子丰,今年再戰聲途,新歌結合影音元素,務求豐富內涵,帶出新意。有此想法,事緣他去年執導電影時,想到很多導演都希望能拍出經典東西,然而出來效果總有落差,放諸感情世界也是一樣,於是衍生了《爛片王》這首融入不少電影意念和片段的新歌,由他構思炮製的MV,自言是一次影音結合的大膽嘗試,冀能藉影像加添歌曲渲染力,在飛揚的青春歲月里,盡情揮灑旺盛的創作力。即使派台碟亦被設計成首映票的模樣,可見整體創作意念統一,一絲不苟。

音樂事業,跟電影一樣,都是創作,然崗位不同,表達方式亦異,對張子丰來說,拍片可以主導一些,但唱歌則較為被動。作為新人,他不欲倚靠父親關係,影響公司團隊的決定和做法,他需要更虛心學習,與團隊溝通協調,聽取意見,予以信任和配合。 

刻下的張子丰,已密鑼緊鼓進行宣傳工作,《爛片王》之後,他希望年內能多發表一首新歌,讓大家聽到、看到他不同的想法和製作,可見再戰聲途的他,點子多多,力求創意無限。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