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Lionel Messi)又一次站了出來,這次不是在球場上。連續幾回公開將矛頭對向球會高層,看來美斯對巴塞管理層積怨已久。
一個多月前,美斯剛剛公開回擊了艾比度(Eric Abidal)。因後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華維迪(Ernesto Valverde)執教期間很多球員不努力,美斯怒起回應:

「老實說我不喜歡做這種事情,但是我認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工作和決定負責,球員要為球場上的負責,比賽成績不佳的時候,我們都會首先承認這一點,而體育總監也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尤其是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最後我覺得,在討論球員的時候,您應該說出球員的名字,不然就是損壞隊員的名聲,而且是在散播謠言。」
這一次,他又因降薪的問題在公開聲明中警告了巴塞高層。「球會內部有人試圖把我們放在放大鏡下,想要施加壓力,讓我們做一些本來就知道要去做的事。」

作為球隊隊長,美斯第一個發出了這份聲明,他就像一位帶頭衝鋒的大將,朝天空打響了第一槍。隨後巴塞所有球員都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這樣的一份聲明。
美斯他們會認為球會利用媒體輿論向他們施壓,其實早有鋪墊。針對媒體對球員的負面報導,比基早就做出過回應:「我瞭解球會,知道他們與哪些媒體相關,知道那些文章的背後是誰在主筆。」二月份,還曝出了巴塞高層僱傭公關公司抹黑自家球員的醜聞。
就像美斯說的,「從1月開始,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我們需要的是寧靜,思考足球,思考比賽。」而這內亂的局面顯然是他不想看到的。
降薪談判過程中,美斯被夾在了球會和球員之間。在第一次聽到降薪提議時,他就點頭同意,並與比基(Gerard Pique)、布斯基斯(Sergio Busquets)和羅拔圖(Sergi Roberto)這幾位隊長一起代表球會去與隊友們溝通。《每日體育報》表示,巴塞隊內存在不同的聲音,畢竟更衣室不全是美斯這種根正苗紅以隊為家的人,美斯最終說服了球員們。而站在球員一邊,他又帶頭對高層提出了質問,表明球員從一開始的姿態就是接受降薪。

《隊報》將美斯的頭像與哲-古華拉(Che Guevara)重疊在了一起,美斯成了帶領球員發起反抗的領袖。這讓人想起2016年11月世盃外後的一幕,由於阿根廷記者造謠拿維斯因吸食大麻而未入選大名單,美斯帶領全部隊員來到了新聞記者會的現場。全員嚴肅怒目,而美斯站在25名球員面前,一手舉著話筒一手抱在胸前,殺氣騰騰,宛如黑幫老大。他對媒體說,阿根廷球員不會再接受任何採訪,受夠了媒體編的故事。


在很多人眼裡,美斯性格內向,甚至有些「面」,當不了球隊的領袖。但他好勝心極強,內心頗有股倔勁,也懷抱著反抗精神。為了球隊,他向外界發聲,向高層提出警告,這種行為在其他人身上並不常見。重要的是,隊友們都服他,跟隨他,無論是足球層面還是做人。
誰說他沒魄力?不是在場上大喊大叫地煽動才叫魄力。上季前,美斯拿起話筒向整座魯營的球迷喊話:「我保證,一定會努力把歐聯冠軍帶回這裡。」誰敢說出這樣的話?日後,連布斯基斯都承認,聽到美斯這樣說的時候很驚訝。雖然結果巴塞被利物浦擋在了決賽門外,但在整屆賽事中,美斯個人拿出了最高的表現。

當大哥的,有些是帶領弟兄們奮起反抗,有些為了顧全大局而委曲求全,前者浪漫,後者沉重。《隊報》將美斯比作哲-古華拉,除了兩人同樣來自羅沙利奧,大概還感受到了他們相似的特質。古華拉雜糅了資產階級的浪漫氣質和無產革命者的堅定意志,或許從美斯身上也能看到這樣的精神。
革命必會伴隨流血。古華拉的悲情犧牲讓他成為了代表反抗的文化符號,若美斯真的引領一場革命,那他會得到什麼結局呢?明年是美斯的合約年,也是巴塞主席大選的年份,看看會發生什麼吧。
(簡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