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下香港市民從簡迎接盂蘭節 祈福消災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市民從簡迎接盂蘭節 祈福消災
中新社香港9月2日電 (王嘉程)9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盂蘭節(又稱中元節)。往年的農曆七月,香港各區都會舉辦大型盂蘭勝會(佛教)或中元普渡儀式(道教)。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個活動主辦機構決定將儀式“優化從簡”,以誦經、搭建花牌等形式祭祀祖先、祈福消災。
盂蘭節是香港持續時間最長、遍及範圍最廣的節日之一。傳統盂蘭勝會,更於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活動內容眾多,包括請神、做法事、燒街衣、盂蘭節神功戲、派平安米、福物競投及送神等。香港潮屬社團總會近年又通過舉辦如盂蘭文化節、盂蘭潮劇交流會等形式新穎的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及關注這一傳統節日。如今,新冠疫情尚未散去,自6月起,不少主辦活動的機構及社群相繼宣佈取消上述儀式,選擇以簡單形式迎接盂蘭節。
在九龍,紅磡三約街坊潮僑盂蘭會選擇在福德廟搭建起花牌,供街坊善信酬神。承托彩色的花牌上寫有“合境平安”、“國泰民安”及“風調雨順”這三個美好願望。有市民在花牌前向神靈表達敬意後,便自行離開。
“大士王遊街”是港島筲箕灣南安坊坊眾會的盂蘭節特色之一,往年有不少市民特意前來感受活動氛圍。記者瞭解到,今年,市民雖然無法目睹“大士王遊街”的風采,卻可以通過“筲箕灣南安坊”的專頁,在線上觀看為盂蘭勝會舉辦的法事。據悉,坊眾特意禮聘道教“正善精舍”在愛民街觀音廟誦經禮懺,超渡海陸空疫亡魂。不少市民捐助香油,祈求神恩庇佑、水陸平安。
新界錦田八鄉大江埔的潮籍人士,自1958年起,每年農曆七月初十至十二日都會在天德宮舉辦盂蘭勝會活動,如今已是第六十三屆。該地區活動負責人表示,今年包括神功戲、派平安米、福物競投及平安宴等會造成人群聚集的活動都因疫情取消。活動形式優化從簡,自農曆七月十二日起,由佛舍誦念金剛經文,各首長理事作為代表,集體參與祭祀,祈求合境平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