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具好上鏡丨“漿糊腦袋”才可愛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們需要數不勝數的道具。有些伴隨著我們從懵懂小兒到垂暮老者,比方說文具。可能正是因為文具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又理所當然的存在,所以當它們出現在影視作品里,往往在鏡頭前一閃而過,不為人所留意。
其實,作為影視道具,它們常與主人公的身份、背景、習慣等息息相關;而作為人生道具,它們也有獨特的功能和屬於自己的命運。本欄目就由影視作品里的驚鴻一瞥,揭開文具背後的故事。

今年的秋季日劇中,有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牽動著許多人的心,那就是三浦春馬的遺作《錢斷情始》(おカネの切れ目が戀のはじまり)。當三十歲的三浦春馬選擇離開的時候,劇集的拍攝工作大約只進展了三分之一,之後因為鬆岡茉優等主創的努力,已經拍攝的內容才得以剪輯成四集問世。
但《錢斷情始》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對逝者的紀念,單純以內容本身的寫實性和趣味性,以及製作上的細緻用心而論,它也可以算是一部精品力作。就連服化道都是頗為吸睛,各種深具日式美學風格的道具種草一片。
其中,最令人垂涎三尺的,自然是小猴子造型的治癒系智能萌寵,原型為日本GROOVE X公司開發的陪伴型機器人LOVOT。種草歸種草,但是花近三萬塊(人民幣)買個玩具,這治癒的成本也未免有點太高了。




不易糊的背面可以開口用作儲蓄罐
《錢斷情始》,顧名思義就是“金錢耗盡時便是戀情之始”。鬆岡茉優飾演的玲子早年經曆家庭變故,之後養成極為節儉的生活習慣。
她以鴨長明的《方丈記》為人生指南,信奉金錢不論數額多小,都應盡其用;個人持有的物品則應少而精,如此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比如在網紅糕點店排了三個小時的隊,別人都是一盒盒爆買,她卻只花130日元(約8元人民幣)單買一塊,再帶到公共的休憩地,配上裝在保溫杯里自己泡的茶,獨自慢慢享用。
她還將DIY精神發揮到極致,從日常的著裝到使用的包包,全都是自己手作而成。雖然也像這個年齡的其他女生一樣愛美,但玲子卻嚴格限定自己只能擁有三副耳環,如果有實在很想要的,必須先好好送走一副,才能將新的請回家。
當然,這種猶如苦行僧般的自律,也難免留下遺憾。看吧,一個小小的醬油碟,要花一年時間思來想去,才下定買它的決心,結果被別人捷足先登了。這個“別人”就是三浦春馬飾演的玩具公司富二代猿渡慶太。從小家境優渥的他日常花銷全無節製,喜歡的衣服一色一件,一頓午餐可以買三種不同的套餐,逼得父親忍無可忍,把他發配到公司的會計部,學習如何用錢。這麼一對各方面都截然相反的男女就這麼相遇了。
初到會計部的慶太,對周圍的一切都很好奇,也包括玲子桌上那隻黃色小狗罐子。他一臉嫌棄地拿起它,欠扁的表情彷彿在說:“明明漿糊已經用光了,居然留著這種垃圾。”這麼一件小小的不起眼的道具,便將兩個角色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而說到這隻小狗的來龍去脈,其實就像作為劇中故事背景的玩具公司一樣,曆經時代的更替,在變與不變中反複探尋自己的位置。


除了外觀,這兩款漿糊的原料也不同,大和漿糊用的是木薯澱粉,而不易糊用的是玉米澱粉。相同點是,兩者都是百分百的純天然原料,不含有一般黏著劑會添加的福爾馬林成分。因此,孩子們在使用時,就算吃到嘴巴里也完全無害。
在最初投放市場的那幾年,不易糊陸續推出過好幾款動物包裝,包括大象和青蛙,但最後保留下來的,只有小狗獨一款,其他那些如今則成了文具迷競相追逐的古董寶貝了。款式只有一樣,容量也僅有兩種——60g的小瓶與160g的大瓶,售價分別為120日元(約7.5元人民幣)和220日元(約13.8元人民幣)。

或許因為自誕生以來,外形幾乎沒有變化,不易糊看上去總是洋溢著一種昭和時代的天真氣息。再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大小不同的兩隻小狗的表情也有微妙的差別。另外,大號還附有一把小勺子,不過對於小朋友來說,應該還是更習慣直接上手。日本文具專家土橋正也對這種使用方法非常肯定,指出:“‘用手指塗抹’的動作對幼兒期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觸覺會刺激腦部,據說若能從小儘量常用手指的話好處多多。”
面對那雙撲閃撲閃的大眼睛,就算小狗腦袋里的漿糊用完了,也叫人狠不下心來把它當垃圾處理。出品方也很瞭解用戶的這種心理,於是在背面設計了一道開口線,這樣漿糊用完了,還能拿來當硬幣儲蓄罐,充分做到物盡其用。這樣的價值理念恰好與《錢斷情始》里玲子的人生哲學不謀而合,也就難怪已經用完的大號不易糊罐子會出現在她的辦公桌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