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獎首次完敗!金球獎 = 「美C」壟斷要終結
2020年12月22日12:47

這次「美C」無緣獎項,完全沒有引起爭議
這次「美C」無緣獎項,完全沒有引起爭議

  「當利雲Robert Lewandowski被宣佈獲獎時,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坐在那裡臉色鐵青眉頭緊鎖,雙手抱在胸前,滿臉都寫著不開心。」

  本年度最為重磅的個人獎項即FIFA年度最佳球員,頒給了在上季為三冠王拜仁立下汗馬功勞的利雲度夫斯基。考慮到防疫的要求,這次頒獎儀式改在線上舉行,但FIFA主席恩芬天奴還是來到慕尼黑,親手為得主送上了獎盃。

  也正是因為線上的原因,陪跑的C.朗拿度、美斯不僅要出席,而且無緣獲獎的表情一直都清晰地出現在鏡頭前。

  於是,《太陽報》就捕捉到了這個細節。

利雲最終獲獎
利雲最終獲獎

  實際上,C.朗拿度的表情和動作並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

  不用說葡萄牙人其實全程都保持著這個姿態,而且作為葡萄牙國家隊隊長,C.朗拿度在之前就把自己的票投給了利雲度夫斯基。考慮到利雲在上季的表現和輿論方面的支持,C.朗拿度和美斯應該都能預料到這個結果。

  更何況,這也不是他倆第一次陪跑了。

  從2008年C.朗拿度第一次獲得金球獎和世界足球先生算起,兩人幾乎包攬了10年間的所有重大個人獎項,直至2018年摩迪獲得金球獎,才算第一次在重要獎項上打破了兩人的壟斷。

摩迪拿到了18年的金球獎
摩迪拿到了18年的金球獎

  不過,即便在兩人處於鼎盛期的時候,恩尼斯達和列貝利也曾經獲得過歐洲足協最佳球員;而在「美C」都邁過了而立之年以後,陪跑的次數就越來越多了。

  從摩迪開始,雲迪積克和今年的利雲度夫斯基都在兩人的面前拿下了各種獎項,從這個角度來說,至少在獎項層面,2018年確實可以成為「美C」逐漸式微的信號。

  正如利雲度夫斯基自己所說的,「作為一名職業球員,我有幸親眼見證了過去十餘年中最偉大的兩名球員——C.朗拿度和美斯Lionel Messi,所造就的傳奇。」

  只不過,傳奇總有退場的一天。

不可思議的巔峰長度
不可思議的巔峰長度

  過去十多年中,有哪些球員能夠將巔峰保持超過十年?

  C.朗拿度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用一隻手就能數得完,我們就直說了吧,就兩個人,我和美斯。」

  事實的確如此,進入21世紀之後,無論從個人表現、團隊冠軍,還是從影響力上來說,C.朗拿度和美斯都是遠超過其他人的兩位超級球星。

  他們二人所處的層級有著各自表現的支撐,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成功地借助了社交媒體誕生的助力。不管是出於推廣足球運動,還是粉絲們自發的崇拜,在沒有戰爭的和平時期,社會都需要足球場上的英雄。

  如果你喜歡霸氣的英雄,那就是C.朗拿度;如果你欣賞低調的英雄,美斯在那裡等著你。

對「梅羅爭霸」的推波助瀾
對「梅羅爭霸」的推波助瀾

  而正是在這種外界的助力之下,讓足球獎項的標準發生了扭曲。

  不管是早期的世界足球先生、金球獎,還是現在國際足協、歐洲足協最佳球員,所評價的標準都應該是基於一段時期內表現最佳的球員,但在兩人超高的知名度之下,也就發生了很多很多的爭議。

  尤其是在投票範圍囊括了各個成員國國家隊主教練和隊長的國際足協的獎項上,即便美斯和C.朗拿度未能獲得重磅冠軍的時候,這兩人也能憑藉自己的名氣壓過表現更好的對手。

  比如2010年的史尼達Wesley Sneijder,2013年的列貝利Franck Ribery。即便是2018年摩迪獲獎,為C.朗拿度叫屈的聲音也不算少。只有到了今年這次評選,才算得上「美C」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無懸念、無爭議「完敗」。

這回,實在找不出梅羅壓過利雲獲獎的理由了
這回,實在找不出梅羅壓過利雲獲獎的理由了

  這個現象並不是「美C」兩人造成的,而是整個足球世界所造成的。

  足球需要球星,而社會也需要造神。由於各自出色的表現,C.朗拿度和美斯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造神的最佳對象,不僅要將兩人捧上至高無上的神壇,而且還要讓兩人置於明爭暗鬥的敘事之中。

  如此一來,足球有了所需的偶像,媒體也有了永不過時的話題。

  只不過,C.朗拿度和美斯也是人,再怎麼遵循科學也有老去的一天。來到祖雲達斯之後,C.朗拿度的入球數再也沒有超過40個;上個賽季,美斯的入球數也從此前的51球迅速下滑到了31球。

  大家不會覺得有了C.朗拿度的祖雲達斯就會穩穩拿下歐聯冠軍,也不會覺得巴塞隆拿留下美斯,就是留下爭奪歐聯冠軍的唯一希望了。

目前祖記和巴塞都不處於歐冠盃大熱門的行列
目前祖記和巴塞都不處於歐冠盃大熱門的行列

  永不停止的時間會無情地甩下所有人,哪怕是C.朗拿度和美斯這樣的超級球星。

  再過幾年,C.朗拿度和美斯都要不可避免地走向退役的那一天,而在後美斯C.朗拿度時代,由於前人過於出色,造神運動也會面臨更大的難度。

  曾經的世界第三人——尼馬Neymar,在巴黎聖日耳門傷傷停停,始終未能帶領法甲豪門奪得夢寐以求的歐聯冠軍;而年輕的麥巴比的確有著無限可能,但未來的事情誰都說不好。

  就算是今年冠軍拿到盆滿缽滿的利雲度夫斯基,在獲得全隊的資源傾斜之下,也才第一次在單賽季里攻入超過50球,更何況他也32歲了。

  而在C.朗拿度和美斯的巔峰期,單賽季50球都只是他倆爭奪金靴的起跑線。

利雲其實也32歲了
利雲其實也32歲了

  在C.朗拿度和美斯退役之後,大眾對於「神鋒」、「入球機器」的標準勢必要退回到本世紀初,在當時,場均0.5球就已經算是頂級射手了。

  在未來,打出場均超過一球的球員顯然就會成為金球獎的最有力競爭者。

  是的,足球世界會失去很多入球,但這並不見得是一件純粹的壞事。因為在大家重回平均水準的未來,造神遊戲還會持續,但將會失去很多的說服力。

  這一點對於各大獎項來說,顯然是一件恢復公信力的好事,不管是深耕足球報導的記者,還是一些國家隊教練和隊長,都很難能再找到像C.朗拿度和美斯這樣深入人心的名字了。

兩人如今也不在同一個聯賽正面對決了
兩人如今也不在同一個聯賽正面對決了

  後美斯C.朗拿度時代,足球可能會變得無趣,但也會變得清靜。

  主教練、隊長和記者們,勢必要更加關注世界盃、歐國盃和歐聯這樣的舞台上,有哪些球員表現得更好。即便平時正職工作忙忙碌碌,到了投票的時候,或許也會到搜索引擎上看看誰拿了冠軍。

  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在美斯和C.朗拿度之間做一個簡單的二選一。

  (牧子)

(責編:布伊利)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