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博物館的保安火了:10餘分鐘速寫孔子像,絕技是“微雕”
大年初二,山東博物館保安10餘分鐘速寫孔子像送給遊客的一幕被網友拍下
隨後迅速登上微博濟南本地熱搜榜!
保安董光慶火了!

線條明快、鬚髮飄逸
令網友稱讚


其實更“絕”的是他還能把孔子像雕刻在微小的物件上


為了這“絕活”
他可是正經拜了名師。
談及自己的繪畫功底,董光慶稱,因為自己的父親喜歡工筆畫,他自幼也受到熏陶,喜歡畫畫,也喜歡篆刻,但都是在業餘時間、休班時候進行創作。
幾年前,董光慶從工作崗位內退之後,做起了保安工作。在山東博物館這個文化氛圍濃鬱的工作地點,董光慶吸取更多的藝術滋養,且慢慢喜歡上了雕刻。
他喜歡山東博物館的書畫展、佛教造像藝術展、漢代畫像藝術展等展覽,珍貴文物上雕刻的人物、走獸等造型,讓他大開眼界,也從中學到了很多創作技巧和滋養。董光慶說因為很多雕刻畫作“都印到自己腦子裡了”。

“之前是自己在家裡閉門造車,一直沒有機會拜師。有了老師後,經過兩年多的系統學習也出了不少作品。”
濟南微雕,在吸取全國微雕藝術精華的基礎上,結合本土文化,融合微書、微畫、微型工藝三種雕刻形式,形成了獨具濟南特色的微雕藝術,於2016年被列入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從畫筆到雕刻筆,董光慶的微雕也盡顯功力,除人像主題微雕外,他還創作山水花鳥等主題作品,不斷地開拓自己的創作天地。
在一釐米見方的石片上,董光慶能刻出一幅有山、有水、有小橋、有茅屋的完整畫作,線條流暢、筆法細膩,小小雕刻畫作里藏著大乾坤。

從董光慶的言語中,可以發現他是真心熱愛微雕藝術,也希望濟南微雕這門老手藝能被更多人知道、喜愛。他相信只要真心喜歡就能把這件事兒幹好,不喜歡則永遠幹不好。董光慶自從開始學習微雕後,他從大量的傳統繪畫、雕刻藝術中汲取養分,反複臨摹《三希堂畫譜》《芥子園畫譜》等作品的山水花草作品,以提升自己的畫工,默默耕耘自己喜愛的微雕創作。
微雕在曆代都被稱為“絕技”,高手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數毫米的頭髮絲上刻出精巧細緻的文字、圖案。董光慶現在能在超薄、超小的老撾石上施展雕工,還未學得在頭髮上雕刻的“絕技”,他說,隨著筆法的成熟、練習的增多,頭髮雕刻也是他學習的目標。
目前,董光慶共創作3000多件微雕和繪畫作品,其中孔子像有2000多件,還有山水花鳥等其他主題的作品。他多次參加非遺主題展會,作品受到參觀者的歡迎。
畫孔子畫像火了後,因為上了新聞,不少參觀者認出了在山東博物館孔子學堂門口上班的董光慶。他說自己首先要認真工作,認真完成本職的安保工作同時,再去提升繪畫、雕刻等藝術創作。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一起為董大叔加油!
來源:齊魯晚報(qiluwanbao002)·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