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末那大叔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中,有一個有趣的情節:
托尼是一名司機,要載黑人鋼琴家去各地巡演。
臨行前,托尼的妻子說:
一有機會,你就要給我寫信。
托尼這個大老粗哪會寫信,但推辭不過,就硬著頭皮寫:
“今天早餐我吃了牛排和雞蛋。”
“現在我正在餐廳,吃意式肉丸面……”
鋼琴家看到托尼寫的信,很嫌棄地說:
“你在記流水賬嗎?看上去像是在寫勒索信。”

然後鋼琴家一字一句地教托尼寫信:
“親愛的德洛麗絲,我愛你,從見到你那天起;
沒有你的時光和旅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與你相愛,是我所做過的最幸福的事……”
托尼覺得這樣的信太肉麻了,但他沒想到的是;
當妻子看到這些情話時,感動地直掉眼淚。
她對那些信愛不釋手,唸給閨蜜們聽,大家都特別羨慕。

托尼後來終於懂了:
所謂浪漫,就是花些時間,去做無用而肉麻的事;
但這些事,卻可以好好滋養我們的愛情和婚姻。
昨天是演員陳建斌和蔣勤勤結婚15週年。
他在微博上深情表白,收到十多萬網友點讚。
不得不說,他給蔣勤勤寫的那首詩真的很美:

大家都在感歎,這個看上去五大三粗的男人竟有如此浪漫。
其實,這早已不是陳建斌第一次為愛人寫詩了。
兩人談戀愛的時候,陳建斌就曾揮毫:
夜雨寒星過巴山,秋池水滿草深深。
路上更覺故鄉遠,輕舟如箭槳勤勤。
郎心如鐵繞紙柔,三更不眠有玉人。
黯然銷魂為別離,千言萬語講勤勤。
比起文采和韻味,更讓人感動的是:
這兩首詩最後三個字,都諧音了愛人的名字“蔣勤勤”。
聽過很多人感歎,還是戀愛的時候好;
電光火石,你儂我儂,什麼肉麻的話都說得出口。
一旦結婚幾年,兩個人的對話就只剩平淡:
“買菜了嗎?晚上吃什麼?家裡沒手紙了。”
2月14的情人節,也變成了普通的“大年初三”。
但我始終覺得,幸福這件事,是不能懈怠的。
哪怕我們是每天睡在同一張床上的伴侶,也不能忘了表達愛意。
對方更看重的,是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在ta身上浪費的心思和時間。
很多人找藉口說:我不會寫情書,也不會寫詩,玩不了浪漫。
其實浪漫,其實不一定需要多少錢和才華。
杜江給妻子霍思燕寫情書,就非常直白:
“我是一個庸俗的人,我就是貪圖你的美貌……”
再不然,他就摘抄英國詩人艾略特的情詩:
“凜冽的寒風凋零不了/
熾熱的驕陽枯萎不了
這屬於且僅屬於我們的玫瑰園中的玫瑰。”
溫柔的女人最受寵嗎?不,女人的溫柔,是被寵出來的。
是被那些關切的言語,貼心的舉動和縝密的心思,養出來的。
浪漫是什麼?說白了就是浪費時間:
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吃飯;
浪費時間慢慢寫信,浪費時間慢慢思考;
把時間浪費在所愛的人身上,這就是浪漫。
我媽年輕的時候,曾離開我爸入伍了2年。
通信不便的年代里,他們只靠著書信寄託彼此的想念:
我爸在家裡寫:
我等候你,像雨露盼著清晨,倦鳥盼著黃昏……
我媽在部隊寫:
我像一隻紙船,等河流轉彎,入你山川……
那些信平時都被我爸好好地珍藏著,只有特別高興的時候會拿出來看。
時過境遷,哪怕我媽已經不在他身邊,他看信的神情也一如當年。

《請回答1994》裡面有一段台詞,非常打動我:
“世界上所有的關係都會變得熟悉,最終變成理所當然;
禮物最強大的力量在於,能夠將那些理所當然的關係,重新變得讓人心動和充滿感激。”
那些輕飄飄的信物,送到對方手上,會載著沉甸甸的愛。
我希望我們都不要羞於表達,更不要覺得麻煩就算了。
再man的人繫鞋帶也會系蝴蝶結。
要相信浪漫,是刻在每個人骨子裡的天賦。
70億人的地球上,如果我們恰好相遇;
我不希望你吝嗇所有,關於愛的話語。
愛情是一滴仰躺時流經耳廓/
最後消失於髮際的淚/
當我想起愛情/我就想起了你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