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新浪體育 #足球深度策劃
2021年1月30日,是韋斯咸球迷應該銘記的日子,那一天他們通過租借交易的方式得到了連加特(Jesse Lingard)。
在此之後「鎚仔幫」聯賽5戰3勝1和1負,其中還擊敗同城勁敵熱刺,5戰拿下10分衝到積分榜第四。
毫無疑問,5戰貢獻3入球1助攻的連加特是「鎚仔幫」暫時鎖定一個歐聯席位的最大功臣。
而在林皇大殺四方的同時,海內外的社交媒體也掀起了一陣狂歡。
每當林皇為「鎚仔幫」入球,「你滴林皇,無限猖狂」這句話絕對是每個足球網站的流量擔當。
過去的一個月裡,連加特無疑是足球圈的頂流球星,流量甚至比肩美斯(Lionel Messi)及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
連加特首戰梅開二度的那天,連加特詞條在百度指數的統計裡超過美斯,兩輪後連加特敲開熱刺的球門後,他的百度指數無限逼近「美C」。

如果不信,你可以去翻看各大門戶網站連加特新聞頁底下的評論數,再看看美斯C.朗拿度相關新聞頁,你也會拜服在林皇的人氣之下。
林皇推泰利的206.7萬粉絲裡,甚至能看到很多來自中國的名人,這是何等排面?

從橫空出世的「大英帝星」,到2017至2019兩年聯賽0入球0助攻的「零皇」,再到如今再度猖狂的「林皇」。
連加特在韋斯咸的揚眉吐氣所牽動的社交媒體狂歡,的確離不開過去幾年鬱鬱不得誌的情緒鋪墊。
而連加特在「鎚仔幫」坐穩主力,也不是沒有實力支撐。
過去5輪聯賽除了貢獻3球1助攻,連加特還可以場均創造1次關鍵傳球,1.6次過人,失球只有1次。
數據網站Whoscored.com也給了他場均7.5分的高分——如果連加特能夠保持這個分數到賽季結束,那麼全英超就只有哈利簡尼(Harry Kane)、基亞利殊(Jack Grealish)、般奴費南迪斯(Bruno Fernandes)和迪布尼(Kevin De Bruyne)4人得分比他更高。

隨著林皇在倫敦重生,我們都能看到他對韋斯咸的加成。
而這樣一名屢建奇功的攻擊手,在曼聯卻只能枯坐後備?這亦引出了一個極富有爭議性的問題——究竟如何評價連加特的天賦?
這似乎是一個見仁見智的玄學問題。
從連加特出道至今,一部分人認為連加特缺乏所謂的天賦。
笨拙的跑動姿勢和粗糙的觸球讓人懷疑他是否能作為頂級聯賽的攻擊手,傳球、過人、射門……沒有一項真正能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攻技巧,只是又一個平庸之輩。
但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如果連加特像一些人說的那樣平庸,那他是怎麼為曼聯和英格蘭國家隊踢球的?
美國知乎Quora三年前有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連加特這樣缺乏天賦的球員,卻能在曼聯踢球?

而高讚的答案几乎都是為林皇鳴不平。有答主說:「只有極少數人能看出連加特多麼有才能,他一次又一次被圈內名宿稱讚,而這些人對於足球的理解顯然遠超你我。」
一名答主有理有據地批駁連加特的「平庸論」:「很多人認為天賦只是所謂的速度、強悍的身體素質,還有高超的小技術,沒有這些能力就沒法為大球會效力。連加特是青訓球員,他懂得去做那些其他人不會做的事情,他會為曼聯全力以赴,在朗尼(Wayne Rooney)離開後,連加特是為數不多可以和球迷產生聯結的球員。」
有人則稱讚連加特的「球商」,認為「連加特最重要的是他獨特的足球智慧,可能比多數曼聯球員都聰明」。
甚至有人直接痛斥那些批評者:「如果你覺得連加特沒天賦,那麼你應該考慮多看足球比賽。」

當然,我們無法通過上述的辯論來判定連加特的天賦幾何。但這些討論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切入點——看起來平庸的連加特之所以能為曼聯踢球,必有他的過人之處。
球迷常常開玩笑把連加特戲稱為美斯和恩尼斯達(Andrés Iniesta),但實際上,這些玩笑話並不全然是胡說,林皇同美斯、恩尼斯達的確有共通之處。
如果把職業足球世界裡的球員分為兩類人,一類是青訓選手,另一類則是轉會獲得的外來人口,以青訓選手為標準,連加特和美斯、恩尼斯達顯然是同類。
這種與母隊足球哲學一脈相承的青訓球員,存在著他們獨到的價值。
也難怪當年的曼聯助教梅倫斯丁說他在連加特身上看到了「恩尼斯達」的影子,「當時雲尼斯達萊和科蘭去看青年隊訓練,當他們看到連加特的表現時驚訝無比」。
拉馬西亞青訓各年齡梯隊都遵照一線隊的戰術要求培養,而貫穿巴塞歷史的傳控打法也刻在每一個拉馬西亞的小球員心中。
傳接球的重要性是在全年齡梯隊都強調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他們能出產與團隊理念交相輝映的球星的原因所在。
這種承襲自本隊足球哲學的青訓球員的價值,是極難被外來者取代的。
美斯、恩尼斯達和沙維就是最為極端也是最為典型的例子,沒有人能夠替代他們在巴塞的位置。
而連加特曾經也有機會成為曼聯的「美斯」或者「恩尼斯達」——雖然連加特沒有那份世界頂級的硬實力,但對於本隊戰術哲學十數年鑽研的內核,無疑是共通的。
但連加特沒有成為「美斯」或「恩尼斯達」,其中一大問題是,在連加特適齡進入一線隊時,曼聯正處於青黃不接的後費格遜(Alex Ferguson)時代陣痛期,而這也徹底改變了紅魔的足球哲學。

曾經費格遜所創造的曼聯精神,無法在繼任者那裡存續,不僅是戰術上的脫鉤,還有繼任者在戰績壓力下對高身價球星的迷信和不得不用。
費格遜的繼任者不論多麼大牌,始終也不是費格遜,他們無法像費sir那樣有讓球星枯坐後備的底氣,也無法和管理層在用人上討價還價。
在這種後費格遜時代的各種掣肘下,青訓產品的生存空間無疑被持續擠壓,在曼聯虎頭蛇尾的贊奴沙正是最好的例子。
提拔了贊奴沙(Adnan Januzaj)的雲高爾(Louis van Gaal)黯然下台,挖掘出連加特獨特價值的摩連奴(Jose Mourinho)被掃地出門……
而連加特在曼聯的沉淪似乎也是冥冥中的必然,連加特這類缺乏顯性天賦的球員,無疑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可與球迷的支持。
但在豪門踢球,這是不可忽視的因素,身價和人氣有時候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練用人的取捨。
這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假如你是教練,你會用連加特還是馬迪爾(Anthony Martial)呢?尤其是在戰績低迷的階段,把馬迪爾放上場,至少能營造一份「我努力了」的假象,而不是讓身價和天賦更高的馬迪爾枯坐後備落人口實。

換句話說,在費格遜離任後,曼聯已經徹底投身於現代豪門金元建隊的理念中,這對於青訓產品的細水長流無疑是一次具體的衝擊。
不是說不在青訓上投入,而是前後理念開始脫節,在過去的青訓環境下成長的小紅魔,還符合如今新舵手的標準嗎?這很難說。
即便連加特遇到了伯樂摩連奴,但也還是敵不過換帥如風的豪門生態。
除非像費歷克(Hans Dieter Flick)那樣手握六冠穩得不行,或者像哥迪奧拿(Josep Guardiola)那樣獨攬大權,否則如今的豪門教練(尤其英超這種高壓環境)啟用青訓產品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畢竟足球場上就11個坑,外來球星多1個,青訓位置就少1個,而有多少教練願意為青訓產品而忤逆管理層意志,冷落高價買來的球星,把機會讓給新人?這性價比實在是劃不來……

那麼,在曼聯兩年0球0助攻的林皇,為何卻可以在韋斯咸綻放?
這個問題似乎不難回答,激活林皇離不開充分的信任和戰術地位。
這和當時摩連奴重用連加特的情形類似,當時鳥叔給了連加特充分的信任,莫耶斯(David Moyes)複製了這一點,甚至現在的連加特小技術要比當初細膩許多。
而三年前的小林皇入球效率一度超過英超同期的所有攻擊手,所以成熟的林皇在韋斯咸5場3球1助攻,並不太讓人驚訝。
雖然連加特是翼鋒出道,但最適合他的位置不是邊路,而是10號位。
「鎚仔幫」名宿祖高爾(Joe Cole)說:「連加特表現最好的時候是在英格蘭國家隊踢10號位,我們不能忘記這點」。

但不難看出,連加特想在豪門踢10號位受到很多因素的牽製,或許也只有摩連奴能夠給他這份權限。
由於連加特的10號位,不像普遍意義上的10號位通過細膩的小技術串聯全隊,而是利用跑動和衝擊攪亂防線。
賴斯(Declan Rice)說:「我在英格蘭國家隊和他一起踢球時就清楚他是頂級球員。」
邵切克(Tomas Soucek)則表示,「連加特做到了一名中場應該做的一切,踢完一場比賽才兩天,他還能有力氣跑17公里,真的太驚人了」。
這也天然決定了他亂戰高手的屬性,或者說,在一支有紀律性、不需要依靠10號位組織核心就能每個人各司其職的隊伍裡,連加特的跑動就能發揮價值。
比起追求美麗足球、漂亮傳控,重視場面和觀賞性的豪門,已經具備堅實體系,以英超中遊球隊經濟實惠贏波哲學為指導思想的「鎚仔幫」,更適合林皇登基。
儘管我們再怎麼為林皇正名,但他畢竟不是美斯和恩尼斯達。拋開社交媒體的渲染,林皇的確有他顯著的局限性,由於缺乏精細的小技術基礎,林皇沒法成為優秀的組織核心,只能是體系裡的奇兵。
雖說豪門的確需要體系球員,比如皇馬有卡斯米路(Carlos Casimiro),車路士有簡迪(N'Golo Kante)……但豪門的10號位不需要體系球員,他們更需要一名能踢漂亮足球的超級10號位,甚至可以說這是標配。

恰恰林皇能夠為曼聯提供的獨特作用,B費都能做,衝搶打亂戰,B費幹得並不比林皇遜色,而且技術功底更深厚的B費在其他方面還能做得更好。
甚至說,B費變成了球迷心目中林皇最好的樣子——一個有傳統10號位技術的林皇。
這也是為什麼,林皇無法在曼聯獲得出場時間。未來似乎也很難在曼聯繼續猖狂。
不過,林皇現在也找到了自己的平台。
最好的結局應該是——林皇不再回到曼聯,就留在「鎚仔幫」,接受倫敦球迷的頂禮膜拜吧。
(brad 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