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聊天到什麼程度就可以見面了?
作者:末那大叔
如果10年前你問我:想念一個人怎麼辦?
我一定會告訴你:想念那就去見面。
但是現在,我則會問你:
對方是不是也在想你?
看過《惡作劇之吻》的人,都很羨慕袁湘琴。
她勇敢、直白,面對男神江直樹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歡。
但是歸根結底在於,江直樹也並非一直冷淡。
瓢潑大雨的深夜,他對她深情表白,許諾終生。
才讓她所有的“一廂情願”,都有了意義。
換個結局,如果江直樹從頭到尾都沒有過一絲心動;
袁湘琴的所有付出,就成了獨角戲。

單身了2年的好友問我,感情里女生要不要主動點?
我回答她:
“跟性別無關,主動本身就是一件有風險的事。”
主動點讚了別人的朋友圈,好像在說:我一直在關注你。
主動打開對話框跟別人聊天,好像在說:我很想瞭解你。
主動表達自己的心事,好像在說:你對我來說很重要。
如果對方無視、冷淡、敷衍,自己就好像一個小醜。
問題不在於,自己主動做了什麼;
而在於,別人是如何感受、如何回應的。
從心理學上講,“自我暴露”是一份真正感情的開端,也是一種試探;
試探這份感情中的另一方,是否願意有所反饋。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積極秒回的人呢?
因為對方能接住自己的主動,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隔著屏幕,很多人都曾被《重慶森林》中的金城武感動過。
他為了挽回前任,不斷撥打著那個不會接通的電話;
每次掛斷前,都會對著電話那頭說:愛你一萬年。
前任最喜歡吃鳳梨罐頭,他就每天去買一罐。
直到店員跟他講:“過期的東西是沒人要的。”
他才意識到,他的所作所為,感動不了對方。
會主動的人真的很棒,因為他願意冒著被冷落的風險找你;
但一廂情願的付出真的很慘,因為我很怕你的主動;
在人家眼裡不是感動,是打擾。

兩年前,我工作忙到焦頭爛額的時候。
好友察覺到了我的情緒,當即表示要來看望我。
不等我推辭,就買了當晚的航班,從北京飛來青島。
我當然明白他的一番好意,是對我的關心。
但我卻不得不推掉當晚的工作,專程去招待他。
結果是,我只能隔天熬夜處理工作,更加疲憊;
而他察覺到了我的心不在焉,也覺得好意落空,挺委屈。
當然我們多年的友誼,不會因為這一次的狀況而產生嫌隙。
但不可否認的是,除非雙向奔赴;
否則你的主動深情,在別人眼裡就是壓力。
這跟性別無關,而是兩個人共同需要承擔的。
“當你需要時,我的出現才有意義。”
但凡有溫度的東西,大都是有保質期的。
熱牛奶放在床頭,一晚上不喝就容易壞;
微信消息沒及時看,有些關係就只剩一條橫線。
任何的冷漠和被動,都是有原因的。
不要再去問,那個一直主動的人,為什麼不熱情了。
要知道再滾燙的真心放在冰天雪地裡,也會涼。
《武林外傳》播出15週年了,裡面有個角色一直令我難忘;
那就是做事麻利、做飯好吃、對所有人熱情的祝無雙。
大結局里,所有人都出雙入對,只有她形單影隻。
很多網友不忿地問:為什麼她不被偏愛?
高讚回答是:
“她是他們只配錯過的好女生。”
我希望你記得這句話,不要懷疑你的主動、勇敢和熱情。
這些品質,確實存在不被在意的可能;
但在懂得珍惜你的人那裡,一定會閃閃發光。
我很想你,但不會要求去見你;因為只有你也想我的時候,我們的見面才有意義。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