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放棄智能手機業務 世界失去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廠商
2021年04月05日10:14

LG電子今天宣佈放棄智能手機業務,這家曾經與Samsung齊名的韓國廠商,即將消失在手機歷史的長河裡。

  LG手機業務的潰敗其實早有預兆,今年1月,LG電子CEO權邦錫(Kwon Bong-seok)表示,對於虧損的業務,所有的選擇都擺在檯面上。“在全球市場上,移動業務(主要指智能手機)方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現在對所有可能性都敞開大門,並且正在徹底審查我們的未來計劃。”

  上個月,韓國《東亞日報》的消息則更為直白:LG電子可能會“關閉”其智能手機業務,而不是“出售”。報導稱,與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和越南Vingroup JSC就可能出售智能手機業務進行的談判似乎已經失敗。

  今天,結局終於到來。

  LG在國內也曾有短暫的輝煌,但或許因為過早退出中國市場,國內用戶對它的印象,遠不如其同鄉Samsung那麼深刻。

  LG在中國起步於非智能手機時代,國內用戶對它最初的印象,始於一些跟“甜品”有關的名字,那時候的LG,彷彿全盛時代韓國愛豆,來到中國這片偶像文化尚未啟蒙的地方。用獨特的設計,成了一顆閃亮的明星。

  現在,新浪數碼帶您回顧一下LG手機曾經的代表作們。

  甜點時代:

  I Chocolate U

  對比如今千篇一律的全面屏,非智能手機時代的設計總是那麼讓人懷念。 甚至包括名字,LG Chocolate聽起來就是一種甜美的味道。

行貨“愛巧克力呦”加上韓國姐姐甜美笑容,也算是神翻譯了
行貨“愛巧克力呦”加上韓國姐姐甜美笑容,也算是神翻譯了

  這款滑蓋手機的設計簡單俐落,但細節極為精緻,在2006年,山寨機那波熱潮剛剛過去,國產手機是真-沒有設計的設計,對比之下,這個黑色的光滑溫潤的產品顯得極為精緻,玻璃纖維材質和鋼琴烤漆工藝也極為講究。

最初只有黑巧克力,後來出了白巧,粉巧,紅巧
最初只有黑巧克力,後來出了白巧,粉巧,紅巧

  當紅色的輕觸式感應操作鍵盤亮起,則在溫潤中呈現了一點點科技的含義。這款06年的手機還用搭配偶像,玄彬和金泰熙搭配‘一碰你就臉紅’廣告,成了高端白領最愛。

  冰淇淋

  LG冰淇淋手機是這家公司又一款以甜品命名的熱賣產品。雖然同屬甜美系,但跟巧克力不同的是,它是一款翻蓋手機。

名副其實冰淇淋(圖片來自ePrice)
名副其實冰淇淋(圖片來自ePrice)

  08年的時候,iPhone剛剛起步,Android尚未出世。那個年代想做一款熱賣產品,不用考慮什麼內容或者生態,但外形一定要好看。

簡單乾淨
簡單乾淨

  LG抓住了智能手機時代之前的最後一次機會,給職場帶來一款漂亮的翻蓋手機,粉色款是它的廣告主打色,除了圓潤漂亮的後殼和2.2英吋的彩色屏幕。征服市場的,其實,翻蓋背後的一排LED燈,在有信息到來時候,藏在粉色半透明手機殼下的LED燈組亮起,組成俏皮可愛的表情(當時叫顏文字),並會隨著情景變幻。

誰說只有RGB具備加成屬性
誰說只有RGB具備加成屬性

  以現在的手機技術來看,用一組LED燈征服市場簡直不可思議,但LG冰淇淋確實就這樣成功了。在那個夏天,這款可愛的手機,就這樣留在了人們記憶里。

  聯名跨界款先行者

  vivo+蔡司,一加+哈蘇,這些手機廠商跟相機傳統老牌的合作的範例,LG其實在15年前就玩過了,還是一次跨界倆:奢侈品Prada,和鏡頭廠商施耐德(Schneider-Kreuznach)。

LG KE850 Prada
LG KE850 Prada

  另外,這款手機還是電容屏的。許多人認為iPhone是首款採用電容式觸摸屏的手機,但實際上,從發佈和開售時間來看,LG KE850 Prada都比Apple早。而且還開了跟奢侈品聯名的先河。

跨界合作
跨界合作

  LG KE850 Prada於2006年12月15日發佈, 從名字可以看出,LG這款手機的是他們與時尚品牌Prada的合作,當年走奢侈品路線,還有個皮套捆綁在一起銷售,突顯了它作為時尚單品的地位。還找來了施耐德(Schneider-Kreuznach)跟自己合作,當年200萬像素算是相當豪華的相機配置,並且支援15 fps幀率的400 x 240像素視頻錄製,老德味了。

鏡頭來自施耐德
鏡頭來自施耐德

  但,奇怪的是,Prada這款手機的發佈和設計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注意,上市的前18個月裡售出了100萬台,知名度也遠不如同期的Apple產品。

  LG勇於創新但叫好不叫座的命運,大概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Google親兒子製造者

  LG也有一段與Google的光輝歲月——這家公司為Google製造了Nexus 4和Nexus 5兩代產品。

Nexus 4的設計感很強
Nexus 4的設計感很強

  Nexus系列一直被網友戲稱為“Google親兒子”,因為這個系列產品是Google研發的以原生Android為主的智能手機,最新的Android系統一定會最先登陸這個系列。不過早期的Nexus並不是由Google生產製造,而是交給其他廠商代工。

Nexus 5雙色風格簡潔
Nexus 5雙色風格簡潔

  最早幫Google代工的是HTC和Samsung,而到了Nexus 4和Nexus 5這兩代,則交給了LG。能與Google合作打造Nexus系列,本身也證明了當時LG生產製造能力,而且這兩代產品在設計上也很考究,尤其是Nexus 4背部的玻璃蓋板讓人眼前一亮。

Nexus 4背面極具特色的玻璃蓋板
Nexus 4背面極具特色的玻璃蓋板

  這種帶有全息點圖案的平板玻璃,會在適當的光線下若隱若現,這在當時能給人們帶來的很強的科技感。Nexus 4的鏡頭也有很大改善,這主要源自Google和LG的軟件調教。唯獨遺憾的是這款手機不支援LTE,這在當時不太容易讓人接受。

  儘管如此,新機依然大受歡迎,一經上市就迅速售罄。

Nexus 5背面設計很純粹
Nexus 5背面設計很純粹

  Nexus 5則是另一種設計,後殼採用了塑料材質,設計卻非常幹淨、利索。其上下弧形設計也提升了這部手機握持時的手感。Nexus 5各個方面的表現都相當出色,唯獨相機部分,與當時的iPhone 5S和Lumia 1020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天馬行空那些年

  LG的奇思妙想要從G Flex這個系列說起。這個系列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是因為它有一塊彎曲的屏幕,整個造型就像一根香蕉。

俗稱“香蕉機”
俗稱“香蕉機”

  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看過了柔性屏、摺疊屏手機,或許會覺得把手機做彎沒什麼稀奇。但在那個年代,把屏幕做彎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還得考慮彎曲電池的問題。好在LG的硬件研發實力過硬。

你見過“彎”的手機嗎?
你見過“彎”的手機嗎?

  LG G Flex系列出過兩代產品,第一代算是一次嚐試,第二代則解決了一代很多問題。二代的屏幕邊框更小,握持手感也更佳,無論一隻手還是兩隻手都會因為機身那道曲線,而更加舒適。

拿在大街上就很拉風
拿在大街上就很拉風

  你問除了奇妙的手感,手機變彎了有什麼好處?當然是,夠獨特,夠凡爾賽,拿出去倍兒有範兒。不過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閱讀時你要忍受屏幕彎曲帶來的視覺效果。

  非常的遺憾,關於第三代G Flex,我們只能在各種傳聞中看到了,LG最終放棄了這個系列。

  LG G5 模塊化踐行者

  在16-18年時候,模塊化曾經被行業內人士認真的討論過一番,並且有Project Ara這樣的前沿項目。

  但真正敢想,還敢做出來的,其實只有LG。

LG的模塊化手機概念圖
LG的模塊化手機概念圖

  LG G5亮相與16年的巴塞羅那MWC大會上,這部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手機,內含極其深刻,比如16年就用上了可以熄屏幕顯示的的2K屏。但最大亮點是採用了模塊化設計,比如電池跟下巴連載一起,可以拿出來換掉,這個叫Magic Slot的插槽,還可以換成HiFi模塊,這樣它就變成了一台音樂發燒友最愛的HiFI手機,或者換個相機手柄模塊,在拍照體驗方面會有大幅改進。

實際產品是這樣的
實際產品是這樣的

  這種想法非常有意思,但結果卻並不美好,Samsung/Apple沒想過嗎?當然不是,模塊化的想法固然很好,但卻沒有那麼多用戶購買其他模塊(而且也沒幾個),而且模塊僅為G5設計,一換代不能用了……這讓最大的特色成了最明顯的雞肋,而且因為模塊化的方式,導致機身防水,接縫細節等都不如一體化的手機,犧牲了細節。

當年的HiFi模塊是B&O合作產品
當年的HiFi模塊是B&O合作產品

  最終,所有手機廠商們還是在一體化的方向上迅猛前行,更強的鏡頭,更小的HiFi芯片取代了模塊,這個看起來很美好的想法,永遠的停留在了那個時候。

相機手柄模快
相機手柄模快

  LG G5在全球範圍內都沒能打敗同期的SamsungS7,這款手機失敗之後,LG手機也退出了中國市場。它的衰敗,從那時候開始一步步加劇。

  LG Wing 5G 旋轉屏的首創者

  雖然里看了中國市場,但LG依然活躍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這家公司也沒有因為在中國市場的失利,就斷絕了天馬行空的念頭,反而更加大膽。

  LG Wing 5G絕對是LG最勇敢的嚐試。這款手機前面的屏幕可以旋轉過來,露出下面的小屏,形成一個“T”字形。我們過去見過為了“全面屏”而生的滑蓋設計,為了更大屏幕的雙屏和摺疊設計,這種旋轉屏幕設計還是第一次。

LG Wing 5G的屏幕可以旋轉
LG Wing 5G的屏幕可以旋轉

  LG Wing 5G旋開之後,用戶可以在下面屏幕進行操作,上面的橫屏用來顯示畫面,直接讓顯示空間增加了一半,甚至可以倒過來使用,讓那塊小半屏顯示更多內容。LG也對這種旋轉“T”型設計做了專門的交互,以此發揮它的優勢。

LG為“T”形態做了應用適配
LG為“T”形態做了應用適配

  不過也很遺憾,並不是所有開發者都會為LG這種形態做專門的適配,畢竟這家公司的手機業務早已無法和Apple、Samsung這樣的“龐然大物”相提並論。這就註定,即便有好的想法,另闢行徑,也很難走的更遠。

LG Wing 5G有很大想像空間
LG Wing 5G有很大想像空間

  但不得不說,LG的創新精神值得我們肯定,並且它敢於嚐試。現如今手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拿出“與眾不同”的產品,就意味著要冒更大風險,不是所有廠商都願意做這樣的嚐試。

  對於中國用戶來說,LG Wing 5G或許是一款比較陌生的產品,但依然有不少極客玩家,想盡辦法一睹這款手機的芳容。

  總結:

  LG智能手機的一生,“腦洞很大”“叫好不叫座”是必須有的標籤。這家廠商從非智能機跨越到智能機時代,曾經輝煌過,名揚四海;但它最顯著的特質,卻是能在一個思維固定的市場中,造出一些思路極為清奇的產品,如果是山寨小廠,這很常見。但對一個當年幾乎跟Samsung齊名的大廠來說,有勇氣做這些改變著實難得。看看現在top10廠商一年又一年的重複,你會更明白LG曾經給用戶帶來過那些快樂。

  但或許也正因為這個特質,讓LG手機總給人一種主流廠商中的非主流角色的感覺,而這家廠商又遠不如它的韓國同鄉或美國同行那樣會塑造品牌,一些本可以稱為偉大的創新,就這樣成了手機玩家心中的遺憾。

  手機行業仍在不斷向前,但形態已經接近穩定,競爭的方向,逐漸走向芯片/算法這些更高精尖也更隱秘的方向。我們未來仍會看到更多有趣的產品,但類似LG的奇思妙想,只能在回顧歷史的時候看到了。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