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 新浪體育#歐國盃專題
歐國盃開賽至今,尚未出現絕對意義上的大冷門,然而淘汰賽開打的第二天,鬱金香迅速枯萎了。
唯結果論的話,荷蘭只是重覆體驗了往日的悲傷。
在歐國盃歷史上,上一次小組賽全勝出線後,下一輪淘汰賽就捲鋪蓋回家的球隊正是2008年的荷蘭。
過程則是大跌眼鏡,51分02秒,馬倫錯失單刀球,51分29秒,手球的迪列治被紅牌罰下。
在短短27秒內兩度犯錯的荷蘭最終被捷克爆冷成功,用」自食其果「形容他們一點也不為過。

01
這倒不是捷克第一次上演以弱勝強的好戲,只怪荷蘭甘願充當背景帝的次數有點頻繁。
2004年歐國盃上,荷蘭先贏後輸,開場20分鐘內兩球領先捷克,但笑到最後的卻是三球逆轉成功的捷克。
2016年歐國外上,荷蘭在主作客遭遇東歐鐵騎的雙殺,歷史頭一遭。
時過境遷,昔日布克拿的助理高治沙維已經搖身變成東歐鐵騎的統帥。
大敵當前,他特意對歷史的榮耀侃侃而談,以此作為鼓勵弟子的素材:「我希望捷克會擁有和上次相似的結果。」
小組賽收官之際,荷蘭創造了一項光鮮的紀錄——歐國盃歷史上首支三屆小組賽均取得全勝戰績的球隊,歐國盃前景被看好合情合理。
面對世界排名第40位,且以小組第三身份出線的捷克,自然而然地附帶了空前的信心指數。
「我們的目標是奪冠,我們有絕對實力成為最後的冠軍。」荷蘭教練德法烏發言大有穩坐釣魚台的感覺。

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荷蘭名宿史尼達和雲迪華達的謹慎。
這很好理解,作為「過來人」,黑色歷史經歷一次就綽綽有餘,這也是他在淘汰賽開打之前,以潑冷水的形式友情提醒荷蘭切勿大意的原因。
忠言逆耳,荷蘭後輩們最終將一雪前恥的機會變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自信和自負之間的距離如此接近,只相隔了90分鐘。
2004年歐國盃,荷蘭尚可以憑藉小組賽末輪大勝拉脫維亞的方式搶下一個出線名額。
2016年歐國外,被雙殺的荷蘭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自1984年以來首次無緣歐國盃正賽。
2020年歐國盃,在小組賽生龍活虎270分鐘的荷蘭,卻在淘汰賽上狼狽不堪。
「自1980年世界大賽有數據統計以來,第一支在單場國際比賽中0射正的荷蘭隊」,如此辣眼晴的總結無異於被釘在恥辱柱上。
02
荷蘭在小組賽順風順水之時,外界對於有違自身足球文化理念的戰術和5後衛示人的陣容選擇了緘默,贏波才是硬道理。
但恥辱性出局後,被壓抑過的炮火又集中起來,首當其衝的正是教練——以為穩操勝券的德法烏。
「在球隊吃到紅牌後,德法烏卻決定換下全場最有威脅的馬倫。」
「在小組賽鎖定出線權後,為什麼不在最後一輪實行陣容輪換?」
其實在歐國盃揭幕當日,就有任性的球迷租飛機在荷蘭國家隊的訓練基地上空拉橫幅抗議德法烏,「我們要看到熟悉的4-3-3。」

科蘭克·德法烏的過錯,或許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前任高文去年夏天成功牽手巴塞後,荷蘭足協的海選雷勝大雨點小。唯一的共識是,國家隊的教鞭將繼續交給「自己人」。
比球員時代的履曆,比教練時期的經驗,另一位得力候選人列卡特的輿論呼聲更高,但賦閑在家的「黑天鵝」拒絕出山。
最終,德法烏帶著「我希望自己不會辜負荷蘭足協和球迷信任」的誓言上任。
作為雲高爾的門徒,德法烏也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業績。
依託於阿積士在荷甲的統治地位,60.3%的勝率和荷甲四連冠的業績讓德法烏有「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感覺。
而在外戰中,他還曾以快速反擊的戰術於歐冠盃接連馴服曼城和巴塞兩大豪門。
「這要歸功於他在阿積士的成功,他幫助年輕球員成長並讓他們意識到他們自己的責任。」荷蘭足協的用人之道並不是秘密。
03
事實上,科蘭克·德法烏最近幾年武功盡失,與當初意氣風發時的自己相去甚遠。
2016年阿積士未能如願奪冠時,教練德法烏從救世主的高度跌落凡塵,被質疑的他為此負氣辭職,並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的下一站在歐洲五大聯賽。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執教國際米蘭83天匆匆下台,4勝2平5負的成績單堪稱爛攤子,但荷蘭人將自己的失敗歸結為耗費太多精力去應付球員的經理人。
放下身段,牽手護級為使命的水晶宮,前4輪淨吞七彈,一球未進,德法烏的「水晶宮之戀」又只維持了短短77天。
即便委身美職聯,拿下兩座冠軍獎盃也無法洗刷昨日種種恥辱,何況又一次被下台。

荷蘭出局,以馬後炮的角度看,無可避免。
上任之初,德法烏就創造了一座個人「里程悲」——荷蘭國家隊歷史上執教前4場不勝的第一人,但在當時引發的負面效應並不明顯。
荷蘭足協不急於這麼快打自己臉,而下台成癮的德法烏也不介意:「對我來說,我已經習慣了,我們也知道荷蘭球迷是怎樣的,如果我們能一直贏下去,那麼荷蘭球迷的熱情就會突然高漲起來,那真是太棒了。」
黃粱一夢,短促而虛幻。
小組賽兩次斬獲全場最佳球員的杜費斯在邊路的活力上失去彈性;賽前還在忙於為「one love 」發聲的韋拿杜姆全場隱身,90分鐘內只有26腳觸球,15次傳球,射門和過人這一欄乾脆交了白卷,兩粒失球也跟他息息相關。
而在荷蘭球迷中得人心的馬倫縱然是快馬一匹,過人如麻,但馬失前蹄,揮霍了單刀球。
迪列治的主動攬責並不會降低外界對手球低級錯誤的批評聲,面對一個威脅不大的傳中,史迪基倫堡的牛油手「買一送一」,一個角球機會和一粒入球……

如果這些拙劣的個人秀非要一句話總結,「驕兵必敗」很應景。因為賽後德法烏的話語實在難以恭維:「我們控制了一切。」
04
荷蘭重回闊別7年之久的世界大賽,熱情只維持了四場比賽,熱度卻要在回顧歷史時被反復發酵,太猛烈的快樂和太劇烈的悲哀都有一個共同點——需要釋放和發泄。
德法烏下台不會意外,只是,習慣性走人的德法烏已經是「破罐子」的形象,至少他是摩連奴眼中的「英超歷史上最差教練」,至少他是比亞比亞尼眼中的「國米歷史最差教練」,但之於這支本可以芳香四溢的鬱金香而言,透支的卻是彌足珍貴的時間。

荷蘭忍辱負重2528天如願站在光鮮亮麗的世界大賽的舞台,但僅用90分鐘又恢復了自己看客的身份。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新浪體育微信公眾號:sports_sina)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