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神經外科醫生成海地新總理,獲國際支持或成其“汙點”
來源:東方網·縱相新聞
記者 周安娜
據法新社報導,在經曆了漫長的權力鬥爭後,海地將於當地時間20日成立新政府,新總理由總統莫伊茲遇刺前任命的阿里爾·亨利出任。臨時總理約瑟夫將下台,並繼續擔任外交部長一職。
海地官員透露,新任政府沒有總統,內閣的主要任務是“盡快”組織選舉。
海地選舉部長皮埃爾告訴美聯社,亨利在總統莫伊茲遇刺前就已被指定為臨時總理,只是從未宣誓就職。
但在莫伊茲遇害後數小時,約瑟夫宣佈“戒嚴”,並自稱主掌大局,從而引發權力鬥爭。此前,至少四名海地政治人物宣稱自己是該國合法的領導者。

皮埃爾表示,關於政府其他部門組成的談判仍在進行,預計將在亨利週二就職後,宣佈政府的其他成員。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71歲的亨利是一名政治家和神經外科醫生,自2016年起擔任海地內政和領土社區部部長。
在對莫伊茲遇刺案調查過程中,他幾乎始終保持沉默。但週日(18日)晚間,亨利向海地公民發表了一份音頻聲明,承諾建立一個新的聯合政府。
“我在海地和散居國外的同胞們,我很榮幸能以總理身份向你們致辭,”亨利說。“我呼籲我們所有人團結起來,共同努力,阻止這個國家跌入深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此前,約瑟夫曾表示將暫時代行海地國家領導人的職責,直至今年秋天的立法選舉。但在週六,一個由聯合國、多國駐海地大使以及特別代表組成的核心小組呼籲,這一職責應該由亨利來領導。

週一,聯合國發表聲明,呼籲約瑟夫、亨利和其他國家利益相關者“擱置分歧,就如何結束目前的僵局進行建設性對話”。
聯合國表示,約瑟夫和亨利在過去一週取得了重大進展,聯合國支持通過對話,為舉行公平的立法和總統選舉找到“最低限度的共識”。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也稱,拜登政府“歡迎有關海地政治行動者正在共同努力確定該國未來道路的報導。”
但海地作家、前聯合國官員克萊斯卡認為,海地的情況在亨利的領導下不會有任何變化。她還警告稱,雖然亨利上台得到了國際方面的支持,但這對他來說也可能是個“汙點”。
“觀點和現實就是,他(亨利)是被國際社會‘放’在那裡的,這是他要承擔的責任,”她說。“我們(指海地人民)不希望國際社會說明誰應該掌權和應該做什麼。這取決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