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炳添擔任中國代表團閉幕式旗手。
來源:澎湃新聞
舉世矚目的東京奧運會落下大幕,中國奧運代表團38金32銀18銅共88枚獎牌,金牌數和獎牌數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金牌數追平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取得的境外參賽最好成績。
這是我們競技層面的成功,而過去的17個日日夜夜,目光所及、心之所感,我們也正在以一種更新的態度看待奧運。
對於體育之美的認識不再只是金牌;因為中國運動員在世界舞台展現出的風貌,大眾審美也在走向多元化……
在中國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過程中,這種意識層面的進步,或許是這屆奧運會帶給我們的另一個巨大收穫。

蘇炳添成為了閉幕式的風景線。
在奧運這個全球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綜合性體育賽事中,金牌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關注的焦點,這一點並不局限於國家和地區,也不分種族和膚色,任何國家的民眾都會因為一枚奧運金牌舉國歡騰。
但東京奧運期間,我們還是看到了太多金牌之外的感動。
當辛鑫在賽後留下“讓你們失望了”幾個字時,網友霸氣回覆——
“70億人里排第八,還要怎麼樣”。
當曹緣、陳艾森跳水雙人十米台失金後,看著曹緣的自責懊悔,網友刷屏“雖是銀牌,但你們也是最棒的”。
當女排提前小組出局,
“贏要一起狂,輸要一起扛”
響徹整個社交網絡……
當全網開始以這樣一種視角和情緒關注我們的運動員,中國人由內而外流露出的一種對體育精神的最純粹追求。

中國藝術體操隊的女生們賽後自拍合影。
我們不那麼在乎金牌了?時至今日,中國體育的崛起已經不需要一枚金牌來證明,過去幾屆奧運會我們都位列金牌榜前三,本屆奧運會我們長時間領跑金牌榜……
我們珍視領獎台上的榮譽,但同樣珍視每一個運動員為金牌的不懈付出,中國奧運健兒的拚搏精神和自我超越在這一刻更加牽動人心,而非一場比賽的得失。這是一種民族自信和大國胸襟。
7月28日這一天,中國代表團奪得三金,體操運動員肖若騰卻在熱搜刷屏,在賽出近三年最佳成績、零失誤的情況下,肖若騰因為裁判打分的傾向性最終0.4分之差不敵東道主選手橋本大輝屈居亞軍,但中國觀眾眼中他就是冠軍。
8月8日奧運閉幕式,蘇炳添作為中國代表團旗手登場,他沒有獲得一枚獎牌,卻在百米準決賽中跑出了9秒83的個人最好成績,也刷新了個人保持的亞洲紀錄,他是國人心中旗手的最合適人選。

張雨霏燦爛的笑容。
不僅僅是觀眾,中國的運動員們也在用一種全新的姿態對待比賽的結果。
在東京個人首項100米蝶泳中,預賽和準決賽都遊出第一的張雨霏決賽以0.05秒之差與金牌擦肩而過,賽後她用無比燦爛的笑容告訴所有人——可以輸,但絕不認輸。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在社交平台上,花樣游泳運動員黃雪辰就很大氣地曬出兩塊銀牌,要知道這個四朝元老手中的奧運銀牌數字已經達到了6枚。
體育不只是一場比賽,也是每個人的生活。或許從這屆奧運會開始,我們可以真正拋出這樣的觀點。
伴隨著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摘金奪銀,國人對於體育健兒的關注也不只限於賽場,開始全方位嚐試瞭解這些體育偶像,體育偶像也在更深層次影響我們的價值觀和判斷。

呂小軍獲讚“絕世美人”。
在社交平台上打出“呂小軍”三個字,一長串相關內容中就不乏“挑戰呂小軍杠鈴片大飛鳥”、“呂小軍訓練方案”這樣的視頻,普通人不僅僅是奧運會的看客,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走近我們的體育健兒。
更有甚者,奧運期間,熱搜上“奧運會狠狠修正了大家的審美”這個詞條也深入人心。
可以說,運動員健康、陽光、自信的形像在這屆奧運中征服了太多人的眼球,他們堅毅、拚搏的內在更打動了我們的心弦。
為了冠軍,愛美的汪周雨一天五頓兩月增重20斤;田徑賽場,力拔山兮的鞏立姣坦言自己“不敢減重”,怕影響成績……在這個夏天,運動員就是最美的一群人,他們成為了真正的頂流。
無論審美的迭代還是偶像的重塑,都證明體育在中國人心中愈發佔據重要的位置,愈發成為中國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是中國走向體育強國之路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變。

鞏立姣震懾著美國對手。
當然,回歸到競技體育的本質,成績依然是無法迴避的關鍵。
縱觀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不僅傳統優勢項目上繼續保持統治力,在一些基礎大項上也迎來了突破。
蘇炳添以打破亞洲紀錄的9秒83成為首個闖進百米飛人大戰的黃種人,鉛球、標槍奪冠也實現了田賽項目奧運首金;游泳項目獲得3金2銀1銅,獲金牌人數創歷史之最;水上項目,賽艇獲得境外參賽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和男子項目的第一枚奧運會獎牌,皮划艇1金2銀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中國女排集體鞠躬致謝郎平。
欣喜之餘,我們同樣需要反思。
在三大球項目上,男子無一獲得奧運資格,女排和女足小組賽即遭淘汰,女籃止步於8強,只有三人女籃拿下銅牌;網球方面,無人通過第二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