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里約奧運會的一枚銅牌,中國摔跤隊在東京奧運會的總體表現還是有進步的,孫亞楠、龐倩玉奪得銀牌,周倩和瓦里汗各奪得一枚銅牌。東京週期,我們通過強化體能、惡補短板、進行正向心理引導,極大提升了運動員為國爭光的戰鬥力,實現了一些突破。但沒有拿到金牌,還是有一些遺憾。”中國摔跤隊教練許奎元說。

中國摔跤有過輝煌,王旭和王嬌曾相繼在雅典、北京奪得奧運金牌,但從倫敦週期開始,中國摔跤整體競爭力下降。在東京奧運會週期,中國摔跤隊一方面補齊技術短板,在重點技術上進行突破,比如在男子古典式方面,高度重視跪撐角鬥,樹立“形式上被動,意識上主動”的概念,不能消極等待被動挨打,要積極移動防禦,通過移動方位破壞對方的中心,使對方沒有發力的機會,抓住時機大膽反攻,由被動變為主動。中國選手瓦里汗也因此在男子古典跤60公斤級摘得銅牌,實現了我國男子古典跤歷史性的突破。另一方面強化體能,中國選手之所以屢屢在本次奧運會上演最後時刻翻盤的好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充足的體能做支撐。同時針對運動員比賽時容易背包袱,思想上放不開,進行了大量心理疏導,調動他們發揮出正常水平。也正因如此,本屆奧運會中國女子摔跤獲得了6個滿額參賽機會,這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的首次。
收穫多枚獎牌的同時,與金牌失之交臂則是中國摔跤隊在東京奧運會最大的遺憾。“我們其實已經具備和世界一流選手爭奪金牌的實力,但還是在一些細節上沒有把握好,導致錯失金牌。”許奎元說。
東京奧運會摔跤比賽,日本隊獲得了5金1銀1銅的好成績,是最大的贏家。對此,許奎元指出,摔跤項目在日本的發展體系比較通暢,他們從小抓起,基礎十分牢靠,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隊多年來一直站在世界摔跤的頂端也就不奇怪了。我國運動員在競技能力上與日本運動員差距並不大,但摔跤項目的基礎較之日本以及其他摔跤強國還存在較大不足。
東京奧運會的結束,就意味著巴黎奧運備戰的開始。對於新週期,許奎元表示,中國摔跤的初心就是為國爭光,本屆奧運會雖然有進步,但不能讓我們滿足,希望在三年後的巴黎,中國摔跤能夠再次登上最高領獎台。(轉自8月11日《中國體育報》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