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質疑救人者“鹹豬手”,吃瓜當除齷齪心態

2021年08月22日18:50

原標題:馬上評|質疑救人者“鹹豬手”,吃瓜當除齷齪心態

8月21日,一則救人視頻在網上被熱議:安徽淮南的高先生,在一小區門口遇到驚險一幕,一女童玩耍時不小心頭被卡在鐵門內。通過觀察,高先生抬起女童從空隙處抱了出來。然而,這個視頻卻遭遇一些網友質疑,認為高先生救人時手部靠近女童隱私部位,有侵犯女童之嫌。

“我問心無愧”。面對質疑,高先生當然很委屈,自己在救人時根本沒想那麼多,如果有不良心思,怎麼會任由另一個女童拍下來,並將視頻發到網上?

因為心無旁騖幫助孩子脫險,手上動作下意識地以最不會對孩子造成損害、最省力的方式,於是自然地靠近女童大腿部位,以抬起孩子身體。這一救人過程,卻被質疑侵犯了女童身體,意思是指責他“鹹豬手”了。這不僅是簡單地對好心人的惡意揣度,還涉嫌對好人的汙辱誹謗。

其實高先生不必委屈,對於網絡鍵盤俠來說,沒有什麼是他們不能懟的,絕大多數網友,都能理解並支援高先生,都能看清質疑者自己心思不良。有網友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心是髒的,看什麼都是髒的”。

從視頻上看,女童身高在高先生胸部以下,結合動作形態看,大概也就在五六歲左右。對這個年齡段處於危險中的被困孩子來說,救人者沒必要考慮性別問題,而是應以最快速、最適合解救的方式進行解救。早一分鐘救出孩子,孩子就少一分危險。

真正的見義勇為者,都是像高先生這樣,不會考慮做事後對自己的好處壞處,思考的是如何能夠讓受困者脫困,這是每個正常人的正常思維。哪怕是有保留證據的自我保護行為,其落腳點也是幫助他人。

至於那些質疑者,在遇到類似事件時,大概率是不會站出來的,因為他們哪怕沒有不良心思,卻會先思考如何保護自己,思考如果救人,如何才能讓自己不受質疑只得好評。思考的問題多了,就會發現不救是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自然就選擇當吃瓜群眾了。

網上正義化身,現實吃瓜群眾。這就是一些鍵盤俠的標準畫像。

但是做吃瓜群眾,也得有吃瓜群眾起碼的“職業道德”:遇好事點個讚,遇惡人吐口痰,這是最基本的日常規範;如果真相不明,不妨用善意的眼光,帶著同情心、同理心看待具體事件;如果真相大白,可以驚呼一聲“原來如此”,也可以迅速誠懇地向當事人說聲“欠你一聲道歉”。

但是,千萬別頭腦發熱,為了顯示與其他“眾瓜”不同而胡亂解讀猜測,這樣會讓自己陷入不利境地:往往以自己的心態解讀新聞,從而把自己的真實心態暴露於網上。齷齪者解讀出齷齪,戾氣者解讀出殘暴,自私者解讀出利益……

具體到這個事件,那些質疑者,不僅汙辱了救人者,也汙辱了小女孩,更是對質疑者自己的汙辱!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