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事日記披露:裕仁天皇支持偷襲珍珠港

2021年09月17日07:39

原標題:日本軍事日記披露:裕仁天皇支持偷襲珍珠港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1日發表題為《軍事日記顯示日本裕仁天皇支持襲擊珍珠港》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日本二戰期間的一些軍事日記和文件表明,裕仁天皇支持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及隨後入侵亞太地區。這與戰後史料的記載有出入。

據日本廣播協會報導,日本已故海軍將領百武三郎的家人向學者們移交了20多卷日記和記事本,內容涵蓋1936年百武三郎出任天皇侍從長之後的8年時間里所發生的重大事件。

曆史學家說,這些文件顯示裕仁天皇最初在與美國、英國保持和平或者開戰之間搖擺不定,隨後突然轉向支持對這些國家開戰。當時日本國內的軍方領導人堅稱,這些國家試圖通過製裁來扼殺日本並反對日本繼續侵略中國。

裕仁天皇對這場戰爭的支持與今天日本民眾普遍持有的看法背道而馳——他們認為裕仁天皇始終不願捲入這場災難性的戰爭,是在軍方領導人的威逼恫嚇下才最終同意這麼做的。裕仁天皇從1926年起統治日本,直至其1989年去世。

百武三郎的日記清楚地表明,在20世紀30年代末,以及1941年12月7日美國艦隊在夏威夷珍珠港遭到偷襲之前的幾個月裡,裕仁天皇經常會見內閣中的高級官員和軍事領導人。

百武三郎在日記中寫道,就在日軍發動珍珠港襲擊的18天前,日本內大臣、二戰期間天皇親密的顧問木戶幸一表示,裕仁天皇表現出開戰的“決心”。

木戶在戰後聲稱,他事先對日軍襲擊珍珠港的計劃一無所知。據日記記載,木戶曾告知天皇,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傾向於和日本完成放鬆燃料禁運的談判。

日記還表明,木戶強烈支持避免戰爭,並在天皇面前坦言自己的想法,甚至在持不同意見的日本軍官面前也堅持己見。

當日本與美國的談判再次陷入僵局時,裕仁天皇對發動襲擊變得更加謹慎。

日本大學研究日本現代史的教授古川隆久說:“這些文件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瞭解中日戰爭期間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幾週,日本領導人的想法。”

古川說,這些文件進一步支持了包括木戶日記在內的其他文件,表明天皇在支持戰爭和希望維護和平之間搖擺不定。

古川說:“1941年10月初,日本提出的召開美日首腦會議的提議遭到拒絕。之後,人們認為天皇逐漸傾向於這樣一種觀點:雖然他不想開戰,但戰爭變得越來越不可避免。其他文件也提出了類似觀點。但最新出現的這些日記解釋了天皇在(偷襲珍珠港)之前的真實想法。”

位於東京的國際基督教大學的國際關係學副教授斯蒂芬·納吉說:“自戰爭結束以來,天皇就與上世紀前幾十年所採取的軍事行動明顯拉開了距離。這其實是一項隱性交易的結果,即盟軍占領軍不會要求天皇為戰爭負責。”

曆史學家表示,美國及其西方盟友之所以有意把裕仁天皇與戰爭罪行拉開距離,是因為美軍擔心起訴這位當時受人尊敬的日本天皇會激怒日本人民,導致更多日本人抵製美國占領日本。

另一個考量因素是,在歐洲鐵幕即將落下、美國面臨日益敵對的蘇聯之際,美國有必要在遠東地區扶持一個親美國家來支持華盛頓的戰略野心。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