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輪作客1-3不敵AC米蘭,這一輪主場3-4被祖雲達斯反勝,「我們就是一支中遊球隊」的印象,恐怕會就此牢牢地刻在摩連奴(Jose Mourinho)的心裡。
儘管上一輪輸波,摩連奴把更多的篇幅都放在了球證的判罰決定上,但淨負兩球的結果由不得他不服氣,正當羅馬有機會擊敗今季同樣狀態不佳的祖雲達斯時,後者在7分鐘內連進三球,直接讓球隊轉勝為敗,也讓摩連奴的心情由晴轉陰。
賽後,再次將矛頭指向球員的他也就不顯得奇怪了。

「當祖記,這支心態極為強大的球隊追到3-2時,恐懼就抓住了我們的球員們。對我來說,3-2不成問題,但對我的球員來說就是問題了。」
「歸根結底,當你遇到麻煩的時候,你需要把自己的特點重新撿起來,但我們更衣室里的一些人有點太友善,有點太軟弱了。」
賽後接受採訪時,摩連奴自然對球隊被逆轉的結果相當不滿。在他看來,雖然比數一度陷入落後,他自己依然有絕地反擊的心態,但自己的球隊卻沒有。輸給祖記,意味著羅馬將繼續排在第七,「這種在聯賽拿個第五、第六、第七的心態就是舒適區,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太容易了,我們需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區。」
也就是他所說的,「他們要向我的心態靠攏,而不是我向他們靠攏。」

這種打雞血的方式,其實已經上演過一遍了。
執教熱刺的初期,摩連奴就不止一次地認為熱刺的球員們「太乖了」。在亞馬遜為熱刺製作的《孤注一擲》紀錄片中,摩連奴在第一堂訓練課結束後,就在隊伍的後面喊道:
「你們這支隊伍肯定有點問題,我和你們對陣那麼多次,沒有一球員罵過我。」
於是在訓練中,摩連奴會經常提醒球員們改變自己的心態:私底下可以做個好人,但在球場上的90分鐘,必須變成一個滿眼只能看到勝利的混蛋。
就像在羅馬一樣,執教熱刺的時候,利用這種心態上的變化,他也收穫了一個不錯的短期成績。

但是,打雞血是很難長久維持的。
相較於十年前摩連奴的鼎盛時期,現在的職業足球球會有了更科學的康復理念、更完善的科技設備,但球員們的賽程壓力也變大了許多。
更關鍵的是,球員們的平均實力出現了下降。
如今的球員,的確不像老一輩球員有著更為成熟的心態和更為執著的勝利慾望,因為足球對老一輩球員來說,是改變人生命運的載體,但對現在的球員來說,只是一個能讓他們變得光鮮亮麗的謀生工具而已。
沒有足球,憑著社交媒體上的幾百萬粉絲,他們也能過得很好。

實際上,摩連奴對球員的觀察是正確的,新一代球員的心態的確發生了變化,但問題在於,你不可能讓他們憑空擁有老一輩球員的心態。
在球場上,每天都要求球員拚搏、努力、永不放棄,時間一長,如今平均水平下滑的球員很容易出現疲憊、狀態下滑,甚至受傷的情況。在羅馬,阿巴咸、辛尼奧路這些最聽摩連奴話的球員,已經很難重拾賽季初的爆棚表現。
而在球場下,一旦戰績因此下滑,摩連奴的這種希望改變球員心態的方法,也很容易引起更衣室的反感和矛盾。
連續兩週將輸波的責任推給球員,摩連奴的未來將再次成疑。

羅馬就是一支中遊球隊,只不過這已經不是十年前的足球世界了。
在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摩連奴只需兩年半的時間,就能將陷入泥沼的波圖帶到歐洲之巔;在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摩連奴可以帶著一支全新的車路士,在首戰賽季就拿下英超冠軍;在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摩連奴憑藉皇馬、巴塞各自放棄的史尼達、伊度奧,還有國際米蘭那些名氣不大的球員們,重現大國際的榮光時代。
只不過,現在時代變了。
熱刺、羅馬這些球隊之所以長期遠離聯賽冠軍的角逐,本質原因就是球員的實力間存在顯著差距,他們的球員和冠軍球員之間,絕非心態上的區別這麼簡單。
所以,打雞血一時有效,長期下來就會出現反效果。

哥迪奧拿(Pep Guardiola)和崇尚壓迫足球的德系教練,為何能夠成為過去十年的主角?
因為他們的足球理念,恰好是契合了當代年輕球員熱衷於爭奪球權,無法長時間承受防守壓力的心理特點,所以他們在運動科學的幫助下,在年輕球員跑動能力愈發強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這一心態特點,從而拿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冠軍。
迎合世界的人成為優勝者,像摩連奴這樣迎合不了的,就只剩下了不理解。
他不理解現在的球員為何如此脆弱,他不理解現在的球員為何如此稚嫩,他不理解現在的球員為何無法跟上他的腳步和節奏。
賽後接受採訪時,他說他不想向球員的心態靠攏,但不靠攏,他就只能陷入惡性循環當中。

來到羅馬,摩連奴只需在承認「我們是一支中遊球隊」的基礎上,放慢改造的腳步,精進自己的戰術,自然就能等到春暖花開的一天。
畢竟就連哥迪奧拿來到曼城的第一年,他也只不過是第四名而已。
然而長期來說,這已經不是靠改變心態就能改變一切的年代了,因為球員之間實力的差距已經變大了,變大到不是改變心態就能彌補的程度了。
參透這一點,羅馬和摩連奴才有機會變得更好。
(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