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離婚後再和前夫發生關係,是種什麼體驗?
作者:盧悅心之助
前兩天,我在後台看到這樣一個留言:
我和前夫離婚,沒有原則性問題,都是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事爭吵,所以分開。
最近老爸生病住院,我和老媽每天換著往醫院跑。
可能是前夫看到了我朋友圈的照片,今天早上他打來電話說,他看到我那麼辛苦,他真的很心疼。
他說,以後不讓我一個人這麼辛苦,不讓我受委屈,看著我那樣強撐他太心疼了。
聽到這句話,我眼淚一下就控製不住了,就好像孩子受了委屈看到媽媽再也控製不住一樣,也許我太需要愛了吧。
前夫是個不善言談的人,比較忠厚老實。也是個鋼鐵直男,從來不會說甜言蜜語。
這麼久以來我覺得只有他最瞭解我。知道我在強撐,知道我的不容易,也知道我脆弱的一面。
離婚後,雖然我嘻嘻哈哈,好像沒事一樣,但是內心深處卻是無人能知的無奈。
別人看到的都是我的外在,只有前夫看到的是我的內心。

我現在很期待前夫回來,他回來至少能幫我分擔一些,哪怕是精神上的安慰。
盧老師,前夫回來,我該怎麼面對他呢?我這樣的狀態適合複婚嗎?複婚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有句話說得好“好了傷疤忘了疼”。
沒有人會把離婚當兒戲。
之所以離婚,一定是無法忍受其中的“痛苦”。
我經常說“婚姻無小事”,就像是“牙疼不是病,疼起來就要命”是一個道理。
你們經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說明你們沒有辦法處理這些“一地雞毛”,這不是忍耐不忍耐的問題,而是能力的問題。
這個世界真正的規律就是一句話“狗吃屎,人吃肉”,有能力者居之。
你情商高,就可以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情商低,就可以把小事變大,大事鬧崩。

情商其實就是三大要素。
第一是承受能力:
比如別人指責你,或者背叛你,你是否在第一時間能讓自己恢復冷靜,有足夠的擔當?
第二是分析能力:
你能否分析出你們關係的癥結,這個男人為什麼老是挑剔你?是因為他自己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還是你們的關係的問題?
是因為他誤解了你,還是你誤解了他?還是你們彼此都有誤解?
第三是解決能力:
你該如何一句話說到對方心口去,你該如何幾句話把危險談話和困難談話變得如沐春風?你該如何掌控感情的局面?
這些都是你們“雞毛蒜皮”式的吵架背後所沒有做的。
你們做的就是被彼此的情緒激動的“機械化”的“本能操作”。
而時間是個騙子,當你們分開以後,記憶就會開始扭曲,你們那些難以忍受的爭吵場景,會慢慢變淡,而你們彼此的恩愛和需要,開始越來越濃烈。
當初你離婚是為了避免繼續受傷,所以你會把他想得非常壞。
但現在你離婚後,又非常需要陪伴,此時你又把他想得非常好。

這就是“隨波逐流”式的人生態度。
你永遠都是被自己內在的需要所推動,扭曲現實,一廂情願地衝動做事。
你從來沒有真正駕馭過自己的人生,沒有去認真總結和提升自己,而只是被環境所推動,別人一句話,就讓你動了心;別人再說一句話,你就又絕瞭望。
如果一個人一生都活在這種“條件反射”的支配中,那其實和動物沒有區別。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有自我意識,就是會思考人生。
會思考,你才會真正利用環境和他人實現自己的願望,你才能組織起自己的生活,
否則,你的人生就是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敗。
不妨問自己:
我們過去為什麼老是吵架?我們到底做什麼才能“亡羊補牢”?
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不要複婚。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