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吃饃餅,試試做這個,寓意新的一年財運旺順又吉祥!
不出十五都是年!過大年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日,尤其是在“吃”上,是一年中最豐盛、最全面的時候。過大年的餐食都講究好綵頭,就是食物的名字等都要討個好口彩。
比如吃魚就是年年有餘,吃雞就是吉祥如意,吃大蝦叫節節高昇,就是簡單的小炒黃豆芽,也叫如意菜!表達了人們珍惜當下、祝福生活吉祥美好的願望。
有一樣食物在過大年是必吃的,這個就是年糕餅。正月初十到了,正好應應節氣,吃它正合適。

咱們國家地大物博,南北方的文化差異、風土人情都有不同。但過大年吃年糕的吉祥寓意,好像都一樣。年糕、年糕、寓意著年年高昇,財運福運一年更比一年高!所以,年糕在過大年期間南北方人們都會吃,有它特殊的美好寓意。
同樣是年糕製品,北方和南方有差異。南方的年糕大都是以糯米粉製作的,以甜口為主;而北方,年糕有兩種,一種是糯米粉做的,一種是黃米面做的。在北方民間,更以黃米面年糕為正宗,用大黃米面磨粉製作的各種美食在春節吃那才叫地道。

從前,用黃米面做的年糕餅子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吃得到的,得等到春節期間,用黃米面做了粘豆包和發糕之外,如還有剩的黃米面,大人會給小孩烙幾張粘餅子解解饞,外面薄皮香脆,內裡軟糯醇香,可以包上豆餡、不包豆餡都行,特香。
今天就是正月初十了,在正月初十有一樣食物是必吃的,這個就是餅饃,吃饃餅、寓意著新的會有一個好的財運!
吃饃餅選擇吃發麵的,做成圓圓的發麵餅,可以直接吃、可以做夾饃餅吃;當然也可以做今天的這種年糕餅吃,香脆又軟糯、美好的寓意更勝一層了。

來看看黃米面年糕餅的做法吧,簡單省事,比做白麵餅還簡單,特別的好吃!
材料:黃米面300克,酵母3克,豆餡適量。
做法:
1、黃米面備好,用等量的開水澆燙,一邊倒水、一邊攪拌,把黃米面攪拌成沒有干粉的樣子。300克的黃米面用了大約300克的開水。

2、把酵母用點溫水融化了備用。看黃米面的吸水量怎麼樣,如果覺得麵粉比較干,這裏水就多放點,大約半小碗的量。把燙好的黃米面晾去熱氣,到手溫不燙手的樣子,倒入酵母水揣進去,戴上食品手套揣面,麵糰比較粘手。

3、揣好的麵糰抹平,蓋好,溫暖處發酵約1小時。發酵好的麵糰柔軟、暄鬆,裡面有蜂窩狀。

4、不用再揉麵,戴手套、塗油,揪下一塊麵糰直接拍平放入豆餡。

5、迅速收口。黃米面是沒有筋度的,要快速包嚴,然後就小心拍扁不要露餡。

6、放入備好放了油的平底鍋上,再用手拍平。

7、看到小餅一面成型,就翻面,再輕輕拍一下,大火烙製。把小餅兩面烙金黃的樣子就好啦。

熱的時候外皮焦脆、咬一口裡面還軟軟糯糯的,黃米面特有的面香,很誘人!

大黃米面和麵的時候不能用冷水,要用開水燙。面和水的量等比就行。把黃米面燙過沒有干粉的樣子,後期再用冷水或溫水揣勻。
今天我做的粘餅子放了酵母、能起到暄鬆的作用,同時能讓烙熟的餅的外皮更加香脆。如果不放酵母也可以,就不用發酵。直接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