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音樂人新願景:從「中國聽世界」到「世界聽中國」

2022年02月19日18:10

中新網廣州2月19日電 (記者 程景偉)由粵港澳大灣區音樂藝術聯盟、廣州市大灣區文化交流促進中心主辦的“灣區書屋音樂之夜:灣區音樂對話”活動,近日在廣州珠江公園灣區書屋舉行。活動上,眾多音樂界人士共議粵港澳大灣區音樂產業的發展。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在視頻致辭中稱,期待攜手大灣區的優秀音樂從業者,構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廣泛吸引力的中國數字音樂產業生態,助力廣州和大灣區成為中國音樂走出去和海外音樂走進來的樞紐,從“中國聽世界”到“世界聽中國”。

  就讀於曼哈頓音樂學院的青年音樂人張海卉,其管絃樂作品《四韻》於2020年12月在深圳首演。在該作品中,張海卉以小提琴模仿二胡的使用,用“西器中用”的方式突出中國音樂特色。她表示,希望用更多元、更現代、更跨界的方式,讓世界上更多人直觀地感受到中國文化、中國音樂的魅力。

  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中心地,曾經是內地流行音樂發源地;而華語音樂的四大重鎮——北京、香港、台灣、廣州,更是有一半都在大灣區。“提到灣區的音樂力量,最終呈現給聽眾的還是作品。”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金旭庚表示,該協會始終致力於培養音樂人才、創作優質作品,期待優秀的音樂機構和企業能夠共同參與,從作詞、作曲、編曲、音樂評論各方面夯實大灣區音樂產業基礎。

  廣州市音樂家協會主席羅洪在廣州從事流行聲樂教學近30年,帶出了周筆暢、東山少爺、劉惜君等知名歌手。他表示,嶺南文化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精神血脈,他正準備在黃埔古港打造一個嶺南音樂館,期待新生代的音樂人能夠根據粵港澳的風土人情,創作更多新潮的、流行的嶺南音樂。

  唱片公司摩登天空成立初期就以將中國新音樂推向國際作為主旨。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表示,近幾年其簽約了很多大灣區和廣東的音樂人,比如五條人、梅卡德爾等,期待共同構築廣州和大灣區的音樂產業業態。

  “大灣區其實有全國甚至世界上著名的交響樂團,例如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還有香港管絃樂團。”星海音樂廳副主任楊震表示。他認為,廣州乃至大灣區音樂產業具備深厚的底蘊,在此基礎上廣州要打造音樂之城,大灣區的音樂產業要再度振興,首先要打開思維,具備前瞻性。他以舉辦了八年的廣州爵士音樂節為例,“我們曾經邀請崔健來星海音樂廳唱搖滾,他非常驚訝,一個演奏古典音樂的音樂廳,卻主動去做爵士甚至搖滾音樂的演出,非常讓人眼前一亮。”

  此次對話活動現場,樂騰演藝聯合創始人黃少峰發佈了“粵語流行音樂演出與文化推廣計劃”。他表示,要通過推出系列粵語音樂節、粵語音樂跨年晚會、港澳藝人巡演等演藝活動,以音樂為紐帶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從交往交流到交心交融,助力大灣區音樂產業振興和“人文灣區”建設。(完)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