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走近80級台階過橋!上海首例既有橋樑加裝電梯開通試運行!

2022年03月02日07:30

  來源:上海靜安

  “現在就可以乘了?太好了!”

  “轎廂很大、很寬敞。”

  “像我們這樣的老人,終於不用一步步吃力地爬台階了……”

  近日,恒豐路橋率先完成了兩部垂直電梯的安裝,並於3月1日起正式開通試運行,過往市民在“嚐鮮打卡”後紛紛表示“方便、好用”。

  記者瞭解到,

  百年老橋恒豐路橋加裝電梯,

  是蘇州河橋樑加梯的第一例,

  也是上海市既有橋樑加裝電梯的第一例。

  少走近80級台階,過橋更省時省力

  據悉,恒豐路橋周邊居民區集中,商業氛圍濃厚,且距離漢中路地鐵站換乘樞紐約250米,市民步行過橋需求明顯。

  為了改善通行環境,2021年,市道運局、市道運中心聯合靜安區相關部門,從城市更新的角度出發,為恒豐路橋加裝電梯。

  該工程於2021年11月15日開工,2022年1月15日完成土建和電梯安裝,2月份設備調試,目前經有關部門特種設備檢驗合格後投入試運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投運的兩部垂直景觀電梯,外立面採用全透明的玻璃幕牆,非常現代簡潔。選用的電梯採用了1.1米×1.4米無障礙電梯,載重量630公斤,核載人數8人。電梯內部增設了新風系統、視頻監控、盲文按鈕、電子音箱等設施。

  在恒豐路橋南側的橋孔之下,馮女士愉快地“嚐鮮”了剛開通的電梯。馮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住在古北家苑,經常要經過恒豐路橋,上下橋樑很不方便:“原先出去,總想著還要走恒豐路橋的那麼多級樓梯,就不願意動了。今天,鄰居和我說電梯可以用了,我現在就背個包去喝咖啡了呀,非常開心。”

  “真的嗎?今天就可以用了?終於盼到了……”看到期盼已久的電梯終於能使用了,附近上班的於女士難掩激動之情。

  於女士前幾年騎助動車不慎摔傷,導致膝關節受損,上下樓非常困難。“以前走到橋面,必須要走旁邊的人行扶梯。太艱難了,真的是走幾步歇一下,為了去單位上班,咬牙也得堅持。”因此,從電梯動工開始,於女士就每天盼望著,完工後更是天天來看一下,今天終於美夢成真了。

  隨後,記者也實地探訪了下,從恒豐路橋南側的人行扶梯,一共要走39級台階才能上到橋面,過完河,又要再走35級台階才能下橋,來回過一次橋,需要市民上下樓梯近80級台階。同時,恒豐路橋樑體距離河面較高,原有人行梯道較為狹窄陡峭,對於老年人、殘疾人或者背負重物的行人來說,上下樓梯更是非常困難……

  如今,除了開通電梯方便行人通行、過河外,人行平台也進行了改造加固,人行梯道進行適老化改造,增設欄杆扶手、電梯位置指示標誌等,精心打造了適老化、無障礙的友好交通出行環境。

  景觀電梯與蘇河兩岸景色相協調

  為了讓加裝電梯工程順利實施,既保證橋樑的結構安全,又滿足無障礙通行的需求,還不影響“一江一河”總體風貌,市道運中心與參建單位在恒豐路橋功能和景觀提升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前期調研和方案的完善。

  首先,

  在電梯的選址上慎之又慎。

  經過多次實地踏勘和專家反複討論,在比較橋樑東西兩側安裝條件後,選取了多個點位進行比選,最終決定在更靠近居民區的橋樑西側南北橋堍分別加裝一部垂直景觀電梯,尤其是橋樑南側橋堍的電梯選址與蝴蝶灣敬老院僅一路之隔,為老年人出行提供更周到便利的服務。另外,電梯嵌入原橋人行梯道平台,既不會對老橋造成影響,又遠離蘇州河景觀步道,不影響蘇河兩岸的景觀。

  其次,

  梯井嵌入原橋人行梯道平台,

  空間狹小,

  施工可謂“螺絲殼里做道場”。

  需要對樓梯間進行結構檢測加固,對周圍房屋進行臨時保護;在進行打樁、澆築承台、混凝土擋牆和框架柱等基礎施工時,要避免對橋樑主體結構的擾動,還要避讓眾多管線;保留一條人行梯道,保證電梯在維修保養等停運期間,行人照常上下橋過河……兩個多月的施工中,上海市政設計研究總院的設計施工團隊做到了文明施工、精細化施工。

  同時,

  靜安區各相關單位

  對恒豐路橋加裝電梯項目非常支持。

  區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中心路政管理科負責人王榮富介紹,在方案討論階段,靜安區人大、區建設管理委、天目西路街道就提前介入,組織召開協調會,一起到現場討論方案;在施工前,區建設管理委、交警等部門在占、掘路審批以及備案等相關施工手續的辦理方面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在施工中,天目西路街道等相關單位又積極做好宣傳和引導工作,確保了項目安全按期實施。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