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生活新聞網站4月16日發表題為《防空武器滅殺者: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了哪些“看不見的武器”》的文章,作者為葉夫根尼·茹科夫。全文摘編如下:
4月15日,俄羅斯慶祝了“電子戰專家日”。在21世紀的戰爭環境下,“網絡中心戰”學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切合現實。如今,任何特別行動的結果都取決於一個組織得當、把所有部隊整合起來的通信網絡。俄軍電子戰部隊晝夜不停,與步兵、海軍陸戰隊、摩托化步兵、戰鬥航空兵和炮兵組成的戰鬥群協同作戰。俄軍的電子戰工作包括電子壓製、反偵察、保護己方武器和部隊指揮系統等一系列活動。
俄軍電子戰部隊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電子壓製,即令敵軍的指揮系統癱瘓,使其無法對部隊下達命令。如果指揮系統和執行者之間的通信被切斷,命令就無法傳達,再強大的通信系統也會變成一堆廢鐵。電子戰不僅在無線電波段中進行,製導系統的光電傳感器會受激光照射的干擾,潛艇聲呐也會被水聲壓製工具干擾。俄軍的電子戰系統還能通過紅外線追蹤敵方直升機和炮兵連。
俄軍電子戰部隊的防禦任務包括反定點空襲、反無線電偵察、反自導武器、反電子壓製。電子戰部隊甚至可以保護己方系統免受核爆的電磁脈衝影響。最後,俄軍的電子戰系統可以通過紅外傳感器在戰場上分辨敵我,避免所謂的“友軍開火”(即誤傷)。“友軍開火”是具有破壞性的烏龍行為,導致人員和裝備損失。
讓敵人變“聾子”和“瞎子”
4月14日,俄羅斯國防部公佈了俄軍“克拉蘇哈”-4S、“摩爾曼斯克-BN”、“莫斯科”等電子戰系統在烏克蘭的工作情況。
俄國防部發佈通告稱,裝備“克拉蘇哈”-4S、“摩爾曼斯克”、“莫斯科”電子壓製系統的俄軍部隊,完成了搜尋和識別空中物體(包括無人偵察機和無人攻擊機)的任務,對烏克蘭軍隊的軍機機載雷達進行了壓製。
哪怕不懂軍事的人也會對“摩爾曼斯克-BN”短波岸基系統在特別軍事行動區的工作留下深刻印象,它彷彿是科幻電影里的裝備。這種遠程電子戰系統於2014年開始在俄羅斯軍隊服役。起初由俄海軍北方艦隊裝備,後來加入克里米亞的黑海艦隊,從2018年起在波羅的海艦隊第841獨立電子戰中心服役。
現在,“摩爾曼斯克”正在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中展示其有效性。它製造無線電干擾,讓敵方偵察工具變成“聾子”和“瞎子”,壓製所謂“智能武器”的傳感器。它還進行無線電偵察,攔截信號,令敵方偵察機束手無策。系統的作用半徑約5000公里。相比之下,大多數電子戰系統不超過300公里。
“克拉蘇哈”-4S電子戰系統2012年開始在俄軍服役,作用半徑為300公里。該系統配備自動化設備,能自動尋找和分析信號源,並在必要時在特定頻率實施干擾。最重要的是,該系統的效果不受目標高度或速度的影響。
它讓間諜衛星失去方向,掩護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設施,有效壓製無人機的控製頻道。拜“克拉蘇哈”所賜,無人機成了無用且昂貴的玩具。它還能對付為導彈指示目標的衛星,干擾敵方飛機的機載預警和控製系統,使其分不清敵我位置。這樣一來,敵方陣營的誤傷幾率就會增加。
俄軍還裝備了“希比內”“勇士讚歌”“水銀”“杠杆-AV”等其他電子防禦系統。“鮑里索格列布斯克”-2、“居民”等電子戰系統在戰術層面也有出色表現。
組建電子戰部隊太空段
據俄國防部介紹,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俄軍共摧毀烏軍456架無人機、132架飛機和105架直升機。電子戰部隊在其中功勞不小。僅過去24小時內,就有12架烏軍TB-2“旗手”無人機被發現並壓製,敵人因此無法對俄軍發動定點打擊。
俄軍電子戰部隊的標誌是“握住閃電之手”,意為完全控製決定現代戰爭勝負的關鍵無形因素。這與俄羅斯軍隊的情況相符。我們在運用電子戰部隊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開發出自己獨特的戰術,在電子戰技術領域傲視全球。
俄軍在電子戰方面的優勢也得到美國知名軍事專家的認可。比如美國電子戰專家唐·培根將軍曾經承認,美軍的許多電子戰工具,包括EC-130“羅盤呼叫”、EA-18G“咆哮者”等電子戰軍機,都對俄軍無效。
如今,電子戰是俄軍所有軍兵種的主要作戰保障形式,並且還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俄羅斯武裝力量電子戰部隊司令尤里·拉斯托奇金中將15日表示,俄軍正在衛星群的基礎上組建電子戰部隊的太空段。目前完成這項任務的所有條件已經齊備,這將使俄羅斯擁有確保太空電子安全的能力,就連美國也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監製 | 竇晨
審核 | 丁揚
編輯 | 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