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有趣之處,在於把不同時代、人事、記憶,集結在同一個空間,讓我們能在短時間內探索不同時空的文化歷史。英國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V&A)被譽為倫敦最美的博物館,在工藝美術、裝置及應用藝術領域為全球博物館權威。其《Bags: Inside Out》展覽自2020年開展後一直廣受讚譽,今年更將首次於海外巡展,亦是太古地產50周年首個慶祝活動,於五個城市的五個商場巡迴展出,免費向公眾開放。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82"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Bags: Inside Out》展覽將展出超過240件展品,包括16世紀至今的時尚配飾,從小錢包、名牌手袋、功能性背包以至行李箱,並分為三個部分去探索手袋的功能、身份象徵與工藝。
1. 功用與性能
手袋設計雖然五花八門,但最重要的還是存放物品的實用性,無論是擺放隨身物品、化妝品、錢幣以至情信,每個手袋都在細說一個故事。此區展品包括一個來自18世紀中國的絲綢刺繡腰袋、產自1910年法國的觀賞歌劇用手袋,以及《亂世佳人》女星Vivien Leigh的公事包。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84" align="aligncenter" width="413"]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85"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81"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2. 地位與身份
手袋在文化中具重要地位,也是人們表現個人品味和理念的工具之一。以往不少名牌的經典設計都跟名人明星相關,例如以摩納哥王妃Grace Kelly命名的Hermès Kelly手袋、以英國戴安娜王妃命名的Lady Dior手袋等。此展區將探討明星效應和始於2000年代前後的It bag現象及其強大影響力。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83" align="aligncenter" width="265"]

此外,觀眾亦可近距離欣賞多個曾由名人選用或與之相關的手袋,名單包括英國瑪嘉烈公主、美國前第一夫人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色慾都市》女主角Carrie Bradshaw(Sarah Jessica Parker飾)、歌手Rihanna、名媛Paris Hilton及Kim Kardashian等。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78"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89" align="aligncenter" width="284"]

3. 設計與製作
此區展現一個手袋從草稿到樣版,以至縫製和售賣的過程。展品包括手袋原型、設計手稿及故事板,讓觀眾一窺各頂級品牌背後的精工細藝和獨特匠心,另包括一些顛覆傳統、天馬行空的設計,展示設計師和藝術家的奇思妙想。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86" align="aligncenter" width="267"]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79"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80"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Bags: Inside Out》展覽首站將於4月28日起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揭幕,隨後於上海、廣州、成都巡迴,預計明年到達香港太古廣場。本次展覽作品來自Alexander McQueen、Balenciaga、Bottega Veneta、Cartier、Celine、Chanel、Christian Dior、Fendi、Versace、Gucci、Hermès、Loewe、Louis Vuitton、Moynat、Off-White、Prada、Saint Laurent、Thom Browne、Tod’s和Valextra等多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