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預製菜”銷往海內外

2022年05月07日19:44

中新網肇慶5月7日電 (孫秋霞 嶽瑞軒)受疫情、懶人經濟等多重因素影響,預製菜正成為餐飲界的新晉“頂流”。以“中國硯都”聞名的肇慶,正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預製菜產業園,搶抓國內國際市場。

  預製菜一般是各種食材配以輔料,加工製作為成品或半成品,經簡易處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風味菜品。目前,市場常見的預製菜品種有水產類、畜禽類、蔬菜類等。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製菜行業規模為3459億元,預計2026年預製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

  紮根於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預製菜產業園的肇慶恒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興水產”),以黑魚柳、免漿黑魚片、酸菜魚等水產品生產加工為主。每逢重要節日,恒興水產的預製菜國外訂貨量大幅增加。

圖為製造車間正將新鮮的黑魚進行機械化打鱗 嶽瑞軒 攝
圖為製造車間正將新鮮的黑魚進行機械化打鱗 嶽瑞軒 攝

  恒興水產總經理黎秋光近日接受採訪時指出,2019年企業轉型發展預製菜以來,公司銷售額已達3億多元,“金湯酸菜魚”“辣烤海鱸魚”“清蒸海鱸魚”等成為熱銷的網紅單品。

  “在RCEP背景下,我們積極擁抱國際市場,轉型生產預製菜以來,公司出口銷售額已經達到1128萬元。”黎秋光介紹,預製菜走出國門後,公司共享受出口退稅856萬元,為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公司正在拓展粵式預製菜的市場空間,引入了粵菜師傅,力爭以粵式預製菜實現突圍發展。

圖為恒興水產22噸酸菜魚預製菜首發出口到澳州 嶽瑞軒 攝
圖為恒興水產22噸酸菜魚預製菜首發出口到澳州 嶽瑞軒 攝

  “爆款”預製菜品往往通過名廚操刀、反複試驗、調味研發出來。“為了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在產品創新上狠下功夫。”黎秋光指出,2021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約860萬元,這為公司菜式創新增添了底氣,現在公司預製菜品種已達到12種。

  預製菜還是“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橋樑和紐帶。作為一家預製菜企業,肇慶市南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不僅向周邊農戶推廣技術,而且加大採購力度。肇慶市南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慶文介紹,相比傳統餐廚加工,預製菜有保障食品衛生安全、降低原材料損耗、提高生產效率、節約後廚面積、統一處理副產物等優勢。

圖為肇慶市南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集裝箱+生態池塘”養殖基地 嶽瑞軒 攝
圖為肇慶市南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集裝箱+生態池塘”養殖基地 嶽瑞軒 攝

  “我們公司的水產品除了自用,還銷往各大預製菜企業,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黃慶文指出,公司將圍繞綠色漁業產業鏈升級,打造“漁業+”新能源項目,並聯合周邊農戶形成“公司+農戶”合作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也為企業綠色發展加足馬力。黃慶文介紹,近一年來,企業享受免徵增值稅銷售額近300萬元,獲得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00多萬元。 (完)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