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 朱 婷
運營 / 小餅乾
嗨!大家好,第三期了,kk今天要和大家嘮一嘮國產劇中的“姐弟CP”。(全文累計3465字,看完大約需要5—8分鐘)
暫且先從最近正在熱播的“上頭”又“下頭”劇——《女士的法則》中,江疏影and彭昱暢這對姐弟CP說起。

劇如其名,《女士的法則》是一部聚焦“女性”的劇,主演陣容:江疏影、 劉敏濤、 彭昱暢,嗯,“雙女主+姐弟戀”的設定無疑了。
從律師行業作為切入,定位都市女性職場生活,題材倒是不新了。但江疏影+劉敏濤的律政雙姝職場交鋒、以及江疏影(都市麗人)+彭昱暢(修狗)這對“姐弟CP”(畢竟這可是我們彭彭夢寐以求的愛情戲),讓這部劇率先擁有了一些關注和討論。
不過,目前看來,《女士的法則》開播後的路,似乎走的不是很順。
據“63城”收視率數據顯示,5月9日《女士法則》開播當晚,CCTV8收視率為0.7069%,在熱播國產電視劇中排第五位,比起《風起隴西》大結局的0.62%,拉升並不明顯。之後的兩天,收視率排行滑落至第七名,5月10日(0.578%)、5月11日(0.571%)。
網絡端,鵝廠這邊起色也不大。燈塔數據顯示,《女生的法則》全網正片播放市占率可謂一落千丈,本來就不高,最低直接跌到2.92%。差距有多大呢,類比同期在播劇,位列第一的最低時也有8.17。
播放數據差強人意,豆瓣上的觀眾影評更顯“紮心”。目前《女士法則》已經播出了10集,豆瓣還未開分,顯示1229條評論,評論中大部分系劇情、人物cp的吐槽。

嗯,頗有些成也CP、敗也CP內味了。

都市麗人&修狗狗,這不是年上年下標配嗎?
帶著疑問,kk同時打開了《女士法則》電視劇及豆瓣影評,比對著來看一看這些“吐槽”是不是“黑”。
先看第一集。

槽點主要集中在“懸浮”的劇情,比如46歲劉敏濤管69歲劉之冰叫爸。說實話,當看陳文光(劉之冰飾)因為涉嫌非法經營罪被拘捕,陳染(劉敏濤)滿臉焦急的走過去的喊“爸爸”時候,kk大腦也是一陣宕機。
不輪年齡,單看外貌,劉敏濤算是比較有年齡感的女演員,二人的父女設定著實存在些許違和感。

而烈焰紅唇、修身西裝儼然一副豪門闊太的媽媽,也一併捲入這場角色違和的風波。彈幕上滿是“媽媽?看著年齡跟姐妹一樣。”
隨著劇情推進,槽點的火力陸續集中在江疏影和彭昱暢這對“姐弟CP”上。
前期營銷中,江疏影和彭昱暢的“姐弟戀”一直是“扛大旗”的營銷點。老實說,期待劇的人有多少不是期待這對CP呢?
以往,彭昱暢塑造的角色多以學生為主,而江疏影則是都市熟女形象,二人的這種強烈的反差感,某種程度上亦是加大觀眾期待值的原因之一,還因為兩個人在演技方面,都屬於中上。
劇中,江疏影和彭昱暢的感情感線發展迅速。
第一集見面,第二集親吻,三四集約會,第六集留宿.....但即便是這樣快速“發糖”的節奏在一部分磕不下的觀眾那裡,也成了原罪。像是工業糖,一個勁兒按頭觀眾吃,加之劇情上難以為兩人CP加持,結果,引起了反噬——兩人像姐弟而不是CP,甚至還有說他兩在一起像高中生和小姨。

但,也有觀眾表示在嗑。Kk淺淺採訪了一下,蛋子表示,彭昱暢的“土”配江疏影的“強氣場”,真的讓人好奇,兩人到底能走多遠,怎麼相處?追著追著就get到了“小土狗+都市麗人”這對CP的甜了。
怎麼說呢?CP感確實是門玄學,get到的人樂在其中,而get不到的說破天也get不到。
作為當下潮流的感情設定,江疏影和彭昱暢這對CP,明顯有被劇方寄予俘獲女性觀眾青睞的重任。不過,現實是這對“姐弟戀”並未得到太多觀眾的心,對於《女士的法則》而言,是遺憾,但更多應該是反思。

“姐弟CP”,國產劇老早就有了
在大部分人的感知力中,“姐弟戀”是近兩年開始在屏幕上氾濫的,但其實“姐弟戀”很早就出現在國產電視劇中了。
一如金庸《神雕俠侶》作品里的楊過、小龍女,就是一對標準的養成類“姐弟CP”,隨著小說被影視化,“姐弟CP”也就在國產劇中應運而生。

不追述太古早的,kk能記得的最早在以“姐弟戀”為劇中主人公感情線的國產劇是1998年播出的《永不瞑目》。

不知是否還有人記得,當年陸毅飾演的法律系大學生肖童對蘇瑾飾演的女刑警歐慶春熱情、單純的愛戀。當時社會環境對於“姐弟戀”,並不像如今這樣接納,劇中這對“姐弟CP”最後被安排成單相思,歐慶春對於肖童一直都表現成為姐姐般的關愛。
再將時間拉近一點,帶有“姐弟戀”元素的國產劇也越來越多起來。像2014年播出的由閆妮、胡歌主演的《生活啟示錄》,估計還有不少人印象深刻。

不過,當時閆妮、胡歌這對“姐弟CP”也是備受詬病,幾乎全員磕不動。但這似乎並不影響這部劇自播出後,長期佔據收視榜首,最後還入選2014年國劇盛典“年度十佳電視劇”及廣電總局《中國電視劇選集》。
嗯,咱就說閆妮和胡歌CP雖然不太好嗑,演技那是沒的說。
冷門CP怎麼少的了秋瓷炫和唐禹哲?沒錯,這兩人2015年的《戀上黑天使》中搭檔上演了好一出“姐弟戀”大戲。

劇中秋瓷炫飾演的女主葉曼淩是一位富二代千金,而唐禹哲飾演的男主馬梁則是個空懷夢想、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平民屌絲。
哈哈哈,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應該是現在“姐弟戀”模式的鼻祖,女強男弱的搭配。但可惜的是這部劇當時並沒與激起太多水花。
到了2016年,kk能記得的“姐弟戀”國產劇就比較多了——《小丈夫》、《追婚記》、《多少愛可以重來》等等。
重點說一說《小丈夫》,當時劇中俞飛鴻和楊玏這對“姐弟CP”十分出圈。

kk也認為這部劇情屬實能算上“姐弟戀”國產劇中的TOP。劇情不僅僅只是表現“姐弟CP”戀愛的甜蜜,對於“男小女大”的婚戀模式以及婚後生活也做了一定的探討,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017年,“姐弟戀”開始滲透到更多國產劇類型中。
像都市情感題材《咱家》中的於曉光&吳越、《人間至味是清歡》中的陳喬恩&王一博;偶像劇《明星時代》中的李晟&盛冠森;懸疑偶像劇《寒武紀》周雨彤&侯明昊;年代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孫儷&陳曉。

有一說一,《寒武紀》中周雨彤和侯明昊的搭配算是讓市場看到了“姐弟戀”的潛力,禦姐+小狼狗的設定給之後“姐弟戀”偶像劇打了模板。而《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孫儷與陳曉的“姐弟戀”也算是讓二人迎來事業第二春。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以“姐弟戀”為主要買點的影視劇席捲影視螢屏。2018就湧現了一大批,比如《你遲到的許多年》中的殷桃&汪汐潮、《談判官》中的楊冪&黃子韜、《北京女子圖鑒》戚薇&孔垂楠、《上海女子圖鑒》中的王真兒&李程彬、《南方有喬木》中的秦海璐&陳偉霆等等。kk當初追《談判官》中楊冪和黃子韜這對“姐弟CP”雖然也很上頭,但是也時常出戲,黃子韜的桀驁不馴真不用演。

隨後2020年《下一站是幸福》中出現的宋茜&宋威龍、《我的時代,你的時代》中的胡一天&李一桐,2021年《理智派生活》中秦嵐&王鶴棣、《良辰美景好時光》中徐璐&林一,以及待播的《愛的二八定律》楊冪&許凱、《致勇敢的你》中鄧家佳&官鴻、《不會戀愛的我們》中金晨&王子異等等,均少不了“姐弟CP”設定。
如今看國產劇,尤其是在偶像劇類型中,感情線除了“姐弟戀”還是“戀”啊。

這屆國產劇為何熱衷“姐弟戀”?
如題。
“姐弟戀”的熱潮興起,一方面是因為女性地位及話語權提高,即“大女主”劇情在女觀眾中越來越有市場。
作為“大女主”劇本中,輔助女性文能溫柔談戀愛,武能鐵血戰職場的“爽感”需求的年下男,似乎更能滿足獨立事業女性的“情感空缺”。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兩年里偶像養成類綜藝爆火,“小鮮肉”成為時下主流,一大批“姐姐粉”、“阿姨粉”追星力驚人,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聚集市場的用人導向。

總之,在各種因素疊加下,“姐弟戀”的設定也越來越被大眾接受和喜愛, 只是隨著“姐弟戀”熱潮興起,這一類題材劇同樣暴露了問題——同質化。
“姐弟戀”劇集中的姐姐們,千篇一律的禦姐風,獨立美麗、事業有成;弟弟們則年輕帥氣,忠勇暖男,彷彿早年霸道總裁的“性轉版”。
進而,人物設定同質化嚴重,劇集市場便試圖在“姐弟戀”的演員搭配上給觀眾以新鮮感。
也少不了像《女士的法則》中出現的問題,劇情不能輔以濾鏡,被“拉郎配”的演員本身形象又沒太多化學反應,這樣的“姐弟CP”就只剩下尷尬感。
從當下社會來看,“姐弟戀”正在成為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甚至熱衷於“姐弟戀”。不同於影視劇中塑造的單一的女強男弱的“姐弟戀”形態,生活中“姐弟戀”的類型有很多。
“姐姐們”除了是女強人,還可以是各行各業的打工人,甚至家庭主婦;“弟弟們”也並非都是一心圍著姐姐轉的談戀愛腦,他們也可以是為生活努力奔波的奮鬥者。
@內容創作者們,kk想說的是,現實中的“姐弟戀”並非只是停留在相愛結婚之後幸福生活,從戀愛結婚到婚後生活可供挖掘的素材也很多。如果只追求“爽感”,一味在偶像言情的戀愛情節里轉圈,而不是從積極探索,挖掘“姐弟戀”題材可創作空間,或許國產劇“姐弟戀”題材最終也將淪為“油膩”一伍。
*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