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公司宣佈名為Project Amber的創新安全服務,並提出到2030年的抗量子加密戰略和安全有效的人工智能部署。

目前,英特爾將重點轉向如何滿足當今世界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為日後可能的安全威脅做好準備,其中包括潛在的量子攻擊。隨著量子計算的快速發展,量子計算機未來可能會破解現有加密技術。
為了提高安全性,英特爾宣佈一項新的英特爾服務Project Amber,可以為各類組織提供雲端、邊緣和本地環境中具有可信度的遠程身份驗證。該公司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啟動Amber項目的用戶試點,並在2023年上半年全面上市。
“隨著組織繼續利用雲端價值,安全性從未像現在這樣重中之重。信任和安全齊頭並進,這是我們在交付英特爾技術時客戶的期望與需求,”英特爾軟件和先進技術集團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Greg Lavender說道,“隨著Amber計劃的推出,英特爾正在將保密計算提升到新的水平,致力於在網絡、邊緣和雲端,進行計算資產驗證和零信任方法認證。”
零信任是信息技術行業中一種安全方法,其假設不存在可信的網絡邊界,並且每個網絡事務在發生前都必須經過身份驗證。

同時,英特爾推出到2030年抗量子加密戰略,該戰略將從第三代英特爾Xeon可擴展平台開始,以應對量子計算機構成的威脅。
英特爾採取分階段的方法以應對量子威脅:首先,通過增加對稱加密算法的密鑰和摘要(digest)大小來解決數據採集問題;然後,提高代碼簽名應用程式的魯棒性,例如使用量子抗量子算法對固件和軟件進行身份驗證,有助於防止破解經典加密以運行惡意代碼的量子攻擊;最終使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標準化的後量子加密算法保護互聯網,其中包括密鑰封裝和數字簽名算法等保護網絡交易的基本技術。
此外,英特爾還宣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CDHI)、BeeKeeperAI公司展開合作,加快部署安全有效的人工智能。BeeKeeperAI公司由CDHI創立,旨在解決醫療數據訪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