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日本政府25日公佈了5月的月度經濟報告,對於日本國內經濟形勢評估中刪除了新冠疫情影響等相關表述。這是自2020年3月疫情爆發以來報告中首次未出現“新冠”一詞。
共同社25日報導稱,雖然疫情仍在持續,但由於內需保持堅挺,日本政府認為通過適當的防疫措施可維持經濟社會活動,明確了把重點轉為使經濟恢復正常的態度。
關於消費者物價,自2007年12月改為現行評估標準以來,5月的月度經濟報告中首次將其評估為“近期上漲”。4月評估為“緩慢上漲”,因食品及餐飲等紛紛漲價,故本次評估加強了表述。
經濟再生擔當相山際大誌郎向相關閣僚會議彙報了報告,當前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高漲,考慮到不同於伴隨需求擴大的擺脫通縮,報告敦促日本央行“持續且穩定地力爭實現”2%通脹目標。
日本國內經濟形勢評估為“可見改善動向”,與4月“在新冠傳染病導致的嚴峻狀況有所緩和中,可見改善動向”的表述相比有所調整,但評估維持不變。
從個別項目來看,對個人消費的評估維持為“近期可見改善動向”,就業形勢上調至“可見改善動向”,進口則下調為“近期走弱”。關於經濟前景,報告列舉的隱患包括俄烏衝突長期化等。
- 關鍵字
- 日本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