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昔日“橡膠大王”到特殊化學品公司,朗盛將繼續進行業務重組。
“朗盛正在逐漸地‘遠離’汽車工業”,德國特殊化學品公司朗盛亞太區總裁錢明誠日前對包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在目前的業務佈局中,汽車工業波動性比較大,我們的戰略是逐漸轉入波動性更小、利潤更平穩的業務。
目前,朗盛共有四大業務板塊,分別是高品質中間體業務、特殊添加劑業務、消費者保護業務和工程材料業務,其中工程材料業務包含高性能材料業務部和聚氨酯系統業務部。
6月1日,朗盛與全球規模最大私募股權投資者之一安宏資本(Advent International)簽署了收購帝斯曼工程材料業務(DEM)的協議,兩家將投資37億歐元成立高性能工程聚合物合資企業。該項收購預計2023年上半年完成。
錢明誠表示,朗盛會將高性能材料(HPM)業務部併入該合資企業。
據悉,HPM是PA6和PBT工程聚合物及熱塑性纖維復合材料的領先生產商之一,其聚合物產品主要用於汽車工業。DEM也是全球領先的高性能特殊材料供應商之一,可滿足電子電氣和消費品市場的關鍵需求。
收購完成後,朗盛將獲得至少11億歐元的首期付款,且將在合資企業中擁有最高40%的股份。同時,新的合資企業也會延展出更多業務,包括汽車工業領域的輕量化材料,以及智能手機、IT和家電部件等電子電動領域需要的材料。
錢明誠表示,將HPM業務併入合資企業後,朗盛將取消四大業務板塊中的工程材料業務板塊,而對於這一板塊中的聚氨酯系統業務部,朗盛將在未來兩年為其尋找進一步的發展機會。
錢明誠說,此後朗盛將精簡為三個業務板塊,即高品質中間體、特殊添加劑以及消費者保護,占比分別為30%、30%和40%。
其中,占比最高的消費者保護業務是朗盛2020年以來不斷加強佈局的板塊。
該業務板塊主要包括紙張和包裝特殊殺菌劑、畜牧業消毒和衛生解決方案、消費者領域的特殊化學品。朗盛管理董事會主席常牧天表示,消費者保護業務板塊是提高朗盛穩定性和盈利性的一個重要引擎。
去年朗盛共宣佈了四項業務收購,均是擴充消費者保護業務板塊。
其中,對於朗盛收購美國國際香精香料公司(IFF)的微生物控製業務,錢明誠表示,預計今年二季度完成交易。IFF是提供用於材料保護、防腐劑和消毒劑的抗菌活性成分和配方的領先供應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朗盛雖然“遠離”了與汽車工業相關的高性能材料,但在電池、電解液等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電子化學品方面還在持續尋求市場。
錢明誠表示,朗盛2021年與鋰離子電池材料製造商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賜材料,002709)的合作正在穩步向前,預計今年將推出相關電解液產品。
另外,錢明誠還說,朗盛和美國Standard Lithium公司在埃爾多拉多的電池級鋰的商業提取試點工廠,已經進行了20個月的運行,最近朗盛將對其進行經濟可行性研究,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如果得出積極的研究結果,標準鋰業公司將自費建造第一座碳酸鋰工廠。
錢明誠透露,朗盛在中國一直在不斷地尋找機會。去年,朗盛專門建立了循環經濟的業務組,在電子汽車行業尋找機會;最近,朗盛和江南大學聯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尋找新的研發、產品、應用方面的合作。
朗盛是全球領先的特殊化學品供應商,核心業務包括開發、生產及銷售化學中間體產品、添加劑、特殊化學品與塑料,其中包括11個下屬業務部門。朗盛2004年從拜耳集團化學品業務和部分聚合物業務中剝離出來,2005年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同年,朗盛化學(中國)有限公司正式運營。截至目前,朗盛在大中華區擁有約1200名員工,6個研發中心以及7處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