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

2022年06月17日13:19

由於疫情沒有了實體展,好在新品實物沒有缺席,Sony在上個月發佈了令人期待的新品。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作為目前頭戴旗艦,現在Sony好像沒有什麼對手,WH-1000XM4外觀變化不大,但諸多細節,如材質、智能化均有改進,有點Pro版的意思。

各廠都對於旗艦型號有著循序漸進的發佈計劃,很明顯口碑體驗缺一不可,這並不是所謂的“擠牙膏”。即便是更新換代非常快的用戶,我也建議迭代入手。當然絕大多數隔兩代甚至更早期的用戶,就應該等待一次重大升級再去拔草。

我覺得這次Sony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WH-1000XM5正式發佈,就是拔草之時。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看一下這5代變遷,我甚至都可以大膽地“預測”下一代的設計語言。

玩笑歸玩笑,這次新版的外觀設計我非常中意。化繁為簡,跳脫原有工科直男思維,更多纖細簡約元素,迎合網紅時代顏值至上的背景因素。 整體又沒離開WH-1000X的設計語言,終究還是Sony當家旗艦那味兒。

拒絕擠牙膏!旗艦新王者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兩款包裝設計都很素,LOGO+型號+本體,僅此而已。Sony無線系列與HiFi系列針對人群不同,前者更加普及化,也更適合環保(材質)理念的持續輸出。

Sony作為國際大廠,基於產品優質的前提下,在其他方面擔起社會責任。從去年開始使用回收材質(相比塑料成本更高)開始,可以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可,無疑帶了個好頭。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如果使用環保材料影響了部分盒控黨,那麼WH-1000XM5新版收納盒顯著的扳回一分。精準孔位、帶緩衝式結構、配件隱藏收納(帶磁吸蓋板)都讓新款變得與眾不同。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新品出街,總希望讓路人一眼識貨,Sony終於讓第五代變得大不同。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極簡+圓潤成了整體設計思路,就連每一個挖孔麥克風都需要被重新設計隱藏。

不僅如此,耳罩升級柔軟減壓皮革,舒適感出色,被動降噪效果是我目前用過最好的。距離傳感器更換到靜電傳感器,檢測精度進一步提高。內部海綿平整,肉眼看不見任何傳感器,一體感更好。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燙金LOGO巧妙位於無縫轉軸結合處,視覺上吸睛還是將纖細頭梁的“細”給凸顯了出來。

全新設計高度調節的無極滑塊,使用前無需查看檔位高度,戴上耳機輕輕下拉即可。Sony在WH-1000XM5懸掛結構、轉軸、滑塊都做到了幾近無聲的程度,阻尼、公差細節都保持非常高的水準,與普通頭戴耳機體驗上拉開明顯差距。

當然,不再支援摺疊收納是與WH-1000XM4唯一“退步”的地方。新版整體更顯纖細,轉軸應該還是有具備摺疊的能力,不知道下一代會不會加上。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上一代剛實現了快充,這次又更新了PD協議的快充支援。總續航保持與上代一樣的30小時續航,亮點在於3分鐘PD快充,多續命3小時播放時長,對於平時不愛充電著急出門的馬大哈們無疑是一次有力的升級。(無電仍可使用AUX有線模式,無法開啟降噪)

我比較愛護設備,所以極少情況會用到沒電才充。對我來說,日常頻繁使用的提升更關鍵。更加簡約設計使得WH-1000XM5側面板看起來更大,這上我用目前用過最順手的觸控面板。輕點或輕劃面板各項指令,沒有出現一次失效或誤觸,切歌、暫停都是一氣嗬成。即便操控這麼靈敏,降噪模式切換的實體按鍵依舊保留,這點值得表揚。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這幾年降噪耳機成為主旋律,主動降噪能力成為各家秀肌肉的主戰場。客觀地看,大廠可以賣到更高的價格,在用料上捨得砸成本,Sony一直在海綿罩上下功夫。此次WH-1000XM5換到了柔軟減壓型皮革材質,並且被動降噪能力基本達到早期主動降噪能力耳機的水準了,這點出乎我意料。

當然Sony黑科技主攻還是放在芯片方面,此次升級到了雙芯片陣容:集成處理器V1+Hd降噪處理器QN1雙芯片。一味提升降噪深度倒反拉低使用體驗,5代雙芯片加持就是為了獲得準確且舒適聽感的綜合性體驗。將中高頻噪音進行“分類、剝離”,使得降噪呈現多維度,智能降噪優化下的實際表現可以讓聆聽更舒適。

與此同時,8個麥克風在專用降噪處理器加持下,打造出的全新降噪系統。外部噪音收集精度的提高,與外置3個抗風噪麥克風搭配,提升了抗風噪和通話表現,此次這項帶來的提升是飛躍的。

大幅改進內部30mm碳纖維驅動單元,工藝實現更加細化的展現。內外層採用不同材質,就為了提升低頻以及中高頻的降噪表現。自適應聲音控制、智能免摘、DSEE Extreme TM 數字聲音增強引擎 進階版、360臨場音效(360 Reality Audio,我在WH-1000XM4的評測中已經分享體驗了,感興趣的可以翻看一下。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我總覺得WH-1000XM5這次升級有點太猛了,我一直心心唸唸的多設備多點連接終於是來了。作為Apple用戶產品生態內的聽歌,第三方產品總是沒法做到無縫切換,體驗一差我就懶得切換了。WH-1000XM5看似利用兩個藍牙地址,同時綁定兩台設備的方式應該很多品牌都能做到。但對於穩定性、無縫切換等重體驗層面的需求,WH-1000XM5確實可以,甚至要好於airpods的表現(局限於兩台設備來回切換)。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金磚、“索六萬”都將黃金加入到晶振電極,電氣特性讓信號傳遞三頻銜接自然,聽感寬鬆耐聽不刺激。這種溫潤的表現正是Sony所打造的“醇音”理念。

WH-1000XM5此次居然也加了含金材料,或許也是價格增益的重要原因。芯片加了、設計改了,內部電路同樣進行大幅度優化。對於用戶來說,信噪比提升,讓聲音更加真實還原,則是真實可以體會到的。

聽感體驗可以先說結論,相比上一代:低頻提升進一步升級,中高頻細節更多了,當開啟主動降噪後聲音變化更加均衡,過渡舒適感是明顯提升了。

衛蘭《一格格》很有港樂R&B帶有小清新的風格,對於歌者獨特聲線,我很在意細節刻畫,相比女毒調音,WH-1000XM5這種真實還原的素質是我想要的感覺。整首歌人聲分離度拿捏得恰當好處,橫向聲場突出亮耳。BGM低頻下潛飽滿,不搶鏡,副歌部分更是收放自如。

澤野弘之《Fanfare of Adolescence》中每一項樂器交織在一起,絲絲入扣。澎湃、宏偉、加上中段空靈感足以給人心曠神怡的感受。類似這樣的歌我一般只能在家裡安安靜靜的聆聽,但現在利用WH-1000XM5出色的降噪能力,在戶外也可以只有切換在交流溝通與音樂海洋之間。

意外驚喜!真無線黑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與WH-1000XM5同期發佈的還有真無線降噪新品——LinkBuds S。

記得二月首秀的開放式真無線LinkBuds,採用沒有耳塞形態的大膽設計,讓其有著不小爭議。在我看來LinkBuds有著特點使用場景的需求,長時間佩戴、輕量無感化成為LinkBuds新家族的中心思想。

緊接著LinkBuds S這麼快就出現,從開放式變成了主動降噪式,僅帶了後綴S,讓我甚至有點懷疑這種命名方式會不會太草率了?但當我看到其是目前Sony史上最輕的降噪耳機,側面驗證了我上面的看法。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作為S版,我更覺得LinkBuds S更應該是Pro版。

外觀方面,LinkBuds S不延續上一代,倒更像自家旗艦WF-1000XM4。只不過WF-1000XM4腔體側邊的小金圈換成網罩麥克風,這樣的精簡版設計可以帶來更大的內部空間,塞下更大的電池和電子元器件。

藍牙編解碼協議LDAC、無線小金標Hi-Res Audio Wireless、當家黑科技DSEE Extreme(數字聲音增強引擎進階版)等一堆出現在Sony高端型號的特性,再加上旗艦同款集成處理器V1。1299元的發佈價,未免有點太值了,更何況是主動降噪產品,進一步加大了其可以成為爆款的可能。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想要單耳重量做到4.8克並不難,但要在原有體驗進一步升級可就不容易了。工程師為了保證可以更加接近老大哥WF-1000XM4的體驗,輕量化的LinkBuds S就必須壓縮體積,給電池、單元等元器件讓路。SiP系統級封裝將藍牙主控芯片、降噪電路、閃存等集成在一塊芯片內,也使得LinkBuds S拿下了目前Sony耳機家族中最小最輕真無線降噪耳機的稱號。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集成處理器V1、LDAC、Hi-Res Audio Wireless、高性能驅動單元、DSEE Extreme音頻硬件技術、智能免摘、自適應音量一併支援,LinkBuds S基本涵蓋了目前Sony真無線領域的各項黑科技。

正如前文所述,LinkBuds S掐準定位,剛好可以覆蓋WF-1000XM4以下價格區間的用戶群體。外形其貌不揚,但技術用料一點不含糊,非常適合青睞Sony卻又不想花太多錢的普通用戶。

20檔環境音在自適應聲音控制(動作檢測)和智能免摘(發聲檢測)兩項成熟功能的開啟後,降噪和環境聲自如切換,也符合LinkBuds系列輕巧靈活的多元化場景智能體驗。對於這樣的全功能下方到LinkBuds S,屬實讓我感到意外,也成就了我將其定義為真正的千元真無線黑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索粉如何看待全面升級WH-1000XM5與LinkBuds S_新浪眾測

已有LinkBuds的用戶,如果不滿足於全開放式聽感,完全可以入手LinkBuds S,這兩者不僅不衝突,甚至還有點互補。5mm動圈單元,在集成處理器V1(內有放大器和DAC)助推下,具備非常出色的聽感,不夠用那是不可能的。

aespa《Next Level》很有新生代K-Pop女團的風格,LinkBuds S演繹音軌複雜的流行樂時,低頻給的量不會太多,而回彈的質感倒是更加出彩。

我覺得張學友《情書》很挑戰主攻流行樂的耳機,一開始LinkBuds S聽起來有些寡淡,到了副歌部分和聲一出來,果斷感受到Sony對於真實耐聽聲音的理解。聲音層次感一下子就出來,沒有HiFi過多分離不同頻響,歌者應有的特色嗓音被緣分不同的保留下來,細節可是一點都沒有丟。

總結一下,此次SONY發佈的兩款新品絲毫沒有準備擠牙膏的意思,持幣觀望的用戶應該不會失望。

WH-1000XM5更新脫胎換骨,不論是材質、芯片、驅動單元等又都長足改進。4代用戶如果中意新外觀,想體驗更出色的降噪綜合表現,那還是值得推薦更新的。當然會過日子的舊版用戶看到5代首發價格提高至2999,回頭看下4代1500左右的售價,一下子又明白了真香到底在哪裡。

至於LinkBuds S本身就絕對夠香,外形稍遜WF-1000XM4,體驗是跟著緊緊的。如果你也想回頭看看,對比LinkBuds一下?全開放和主動降噪之間還是很好選擇的。那麼看看WF-1000XM3,這回我依然站LinkBuds S,千元拿下準旗艦是我給你的唯一推薦。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