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聲學奧妙和魅力 中國聲學所舉辦公眾科學日線上活動

2022年06月20日20:09

中新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中科院聲學所)獲悉,該所6月19日晚舉辦主題為“愛科學,向未來”的第十八屆公眾科學日線上活動,推出科技成果展示、科普報告、科普劇場等精彩內容,通過多個網絡新媒體平檯面向公眾開放,讓人們瞭解中科院聲學所,體驗聲學科技,感受聲學世界的奧妙和獨特魅力。

  聲學科技成果展示環節,“奮鬥者”號聲學團隊劉燁瑤等線上帶領公眾參觀“奮鬥者”號模型,講述“奮鬥者”號“耳聰目明”萬米發聲的原理;“聲之羽”科普團隊則揭開中國自主研製的“深海耳朵”——深海低噪聲毛髮阻尼陣的神秘面紗,從結構和原理的角度介紹它如何幫助科研人員在海洋科考中聽得更深、更遠。

“奮鬥者”號萬米發聲模型線上參觀講解。 中科院聲學所 供圖
“奮鬥者”號萬米發聲模型線上參觀講解。 中科院聲學所 供圖

  科普報告環節,中科院聲學所科研人員精心準備了四個報告,介紹聲學前沿研究成果:在《聲表面波智能傳感技術及應用》報告中,王文介紹聲表面波相關技術和各類相關傳感器的實際應用;衛翀華通過講述《聽·見·花開北冰洋》的故事,帶領公眾直觀感受極地科考的場景,領略罕見的極光景色以及與北極熊的“親密接觸”;任雲以《神秘的水下聲世界》為題作報告,為公眾解鎖海洋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認識各類水下聲學儀器;隋富生作《噪聲汙染與防治》報告,解答公眾關於噪聲危害、環境噪聲源種類與防治方法的疑問,並解讀新版噪聲汙染防治法。

  當晚的公眾科學日線上活動,中科院聲學所赫茲科普社還特別策劃推出科普短視頻《西瓜甜不甜,聽聲音就知道了》、科普舞台劇《這!就是文明廣場舞》,以輕鬆詼諧的方式,介紹敲西瓜的科學道理,解讀指向性揚聲器的聲學原理和在廣場舞中的妙用。

  中科院聲學所表示,該所將展品講解、科普報告、科普劇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線上推出,讓公眾足不出戶便能學到聲學科普知識、感受到聲學的魅力。據統計,當晚的公眾科學日線上活動,通過各網絡平台觀看量達75.7萬人次。(完)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