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 法國《世界報》網站6月27日刊登記者埃馬紐埃爾·格蘭斯龐發自烏克蘭尼古拉耶夫的一篇報導,題為《在烏克蘭,無人機成為決定性武器和技術挑戰》。報導稱,在俄烏衝突中,無人機對於交戰雙方而言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人機是炮兵的眼睛,對雙方來說都是如此。全文摘要如下:
無人機讓烏克蘭第一次對俄羅斯領土進行了深入打擊。6月22日,一架烏克蘭製造的PD-2無人機執行自殺式命令,在距離烏克蘭前線160公里的俄羅斯羅斯托夫地區的一家煉油廠墜毀。一名被爆炸威力嚇傻的煉油廠員工拍下了事發視頻,證明了這次行動的成功。在此之前,對對方領土的深入打擊一直是俄方陣營的專利,莫斯科在4個月裡發射了數千枚超遠程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能夠打擊烏克蘭領土的任何地方。
相比之下,小型無人機被用於外科手術式打擊,比如民用四旋翼無人機在500米以下高度飛行,向戰壕中投擲手榴彈。
在烏克蘭南部地區,前線基本上是靜態的,戰鬥的特點是炮兵的決鬥。32歲的米哈伊洛·葉利謝耶夫是駐紮在克里維里赫以南大約40公里的一個操作小組的指揮官,他解釋說:“無人機是炮兵的眼睛,對雙方來說都是如此。我不會說無人機在火炮的對決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但它們極大地簡化了偵察工作。無人機完成任務的速度快得多,還減少了在此類任務中人員損失的風險。它們大大節約了資源。”葉利謝耶夫說的每句話都斟酌再三:他害怕受到上級警告,害怕泄露可能對俄軍有用的信息。
“在這個地區,我們在無人機數量上比敵人有優勢。這是因為我們收到了很多無人機,有平民誌願者提供的,甚至還有士兵們自己購買的。俄羅斯士兵只有他們軍隊派發的無人機。”這裏與900公里長的陣線上的其他地方一樣,俄軍在士兵人數以及大炮和彈藥數量方面占有很大優勢。
葉利謝耶夫中士的部隊操控著偵察無人機和實時提供敵方目標坐標的無人機,能夠讓炮手糾正他們的射擊。“我們這裏沒有自殺式無人機,也沒有攻擊無人機。後者完全由軍事情報部門掌握。”葉利謝耶夫繼續說道。他未被允許展示他的部隊使用的裝備。
無人機在衝突中的重要性及其代表的危險使之成為優先目標。觀察天空或者豎起耳朵聽是沒用的。無人機的體積很小,非常難以被探測到(哪怕使用雷達探測),因而非常難以被擊落。尤其是電機驅動的無人機,無法用紅外製導導彈鎖定。不過,面對俄軍在前線大量部署的電子攻擊系統,無人機很脆弱。
葉利謝耶夫解釋說:“在這裏,俄羅斯人使用的是Rys和Jitel電子攻擊系統,至少我們確定的有這兩種。當它們檢測到我方的重要活動時,就會被激活。電子攻擊系統會幹擾和改變GPS坐標。結果,目標坐標被‘扭曲’,無人機無法飛到預期區域或是回到預定著陸點。俄羅斯人還可以切斷無人機的遠程控製。這全都取決於無人機的電磁保護水平。”
“這是一把雙刃劍,”葉利謝耶夫中士強調:“俄羅斯人在干擾我們通信的同時,也在干擾他們自己的通信。很難將干擾定位在特定區域、只干擾有限的部分頻譜而不影響其他頻譜。另一方面,電子攻擊系統激活的時間越長,被我們定位的風險就越大。”
再往西南100公里處,人們對力量均衡的看法明顯不同。尼古拉耶夫一支空中偵察部隊的指揮官伊利亞·什波良斯基歎息道:“俄方在無人機方面也佔據主導。敵方擁有非常多的‘海鷹’-10無人機,其飛行高度高達4000米,還有出色的光學功能,在任何天氣下以及夜晚都能發揮作用。這種無人機可以偵察15公里遠的地方,提供非常有效的情報。在尼古拉耶夫,什麼都逃不過它!”
許多評論人士嘲笑俄方以不精確的炮火壓製敵人的初級戰術。伊利亞·什波良斯基認為,掌控高科技極具威脅性:“我們所在地區是大草原。大自然提供的天然隱蔽處很少,基本上只有人類建築。在這種情況下,一支(四人)偵察小組朝俄方防線推進時,肯定會被發現,在7分鍾之內就會成為炮火的目標。時間太短了。”他拒絕透露烏克蘭情報部門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發現對手的類似行動。他說:“俄羅斯人為這場戰爭做足了技術準備,我們沒有。反過來,我們成功地進行了抵抗,並且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像他們。”
解決方案已經存在:烏克蘭設計的Furia無人機。什波良斯基說:“勝利將取決於我們在技術方面的主導能力,這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