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滿意《施政報告》中的哪項措施?(最多可選16項)
疫情下,三個應屆生找工作的故事。剝洋蔥視頻出品
汽修專業的大專生清和,畢業後輾轉杭州、惠州、鄭州等多地工廠求職,後入職保安公司,從事夜班執勤的工作。
“工作的目的就是賺錢,進廠幹活沒什麼樂趣。你每天打螺絲,打十個小時,就什麼事兒都顧不上想了。”一天站崗12小時的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在閑時蜷在工廠角落讀餘華的作品。他自比餘華筆下的宋鋼:“他太老實了,也捨不得花錢。”
劍橋大學工程專業博士橙子,隔著時差,白天趕論文,晚上聽公司宣講會,遠程參與著國內的就業季。最忙的時候,她連續一週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疫情下,回國機票價格在4萬元到7萬元不等,增加了回國面試的難度。“每一個群體都有自己的苦衷,大家的悲歡不盡相同。”
橙子說,“即便是名校,offer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不努力就沒有回報。”
某高校編劇專業研究生琳琳,一度在先就業還是先擇業的選擇中糾結。遠在山東的父親寫信告誡她——找穩定工作的重要性。考公失敗後,她回信給父母:“親愛的爸爸媽媽,希望我們根據興趣做職業選擇時,你們也能認可我們的價值。”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076萬,創曆史新高。雙一流、普通本科、專科院校的簽約率分別為 33%、 12.5%、 13.3%。
一方面是激增的畢業生,另一方面是因疫情而緊縮的招聘崗位,新京報採訪了這三位不同背景的應屆生,在名校博士、大專生、藝術生等標籤下,他們找工作的情況如何?請看剝洋蔥視頻。
編導/剪輯丨吳瑜 攝影丨戚厚磊 吳瑜
監製丨陳曉舒 校對丨李立軍
- 關鍵字
- 劍橋大學
更多瀏覽
今日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