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州7月24日電 (記者 程景偉)“2022灣區詩會·詩意增城”活動23日晚在廣州增城1978電影小鎮舉行。活動包括“增江風流”“荔韻飄香”“灣區花開”三個篇章,呈現了增城千年詩脈和詩意生活。
“灣區詩會”是廣州建設“詩詞之都”打造的詩歌品牌活動。
增城作為嶺南詩詞重鎮,自古便與詩結緣,千年詩脈如縷不絕。增城是被稱為“粵詞之祖”的南宋詩人崔與之、南粵先賢湛若水等詩詞大家的故鄉,韓愈、蘇軾、陳獻章、王陽明、湯顯祖、屈大均、陳恭尹等著名文人、思想家曾到此留下許多經典詩作。
此次灣區詩會活動現場,廣州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郭東文演繹崔與之的詞作《水調歌頭·題劍閣》,廣東省朗誦協會副會長楊芳朗誦了明代思想家、教育家陳白沙的《夜夢崔清獻》。據悉,陳白沙一向景仰崔與之,相傳有一日陳白沙讀其詩文而夜夢其人,夢見和崔與之探討賞析《水調歌頭·題劍閣》一詞,醒來後題詩《夜夢崔清獻》,以作紀念。

南粵先賢湛若水是增城的另一面文化旗幟。他早年拜陳白沙為師,鑽研心性之學。湛若水繼承併發揚了恩師的思想學說,構築了富有特色的嶺南心學,創立了博大精深的“甘泉心學”體系,使之成為明代心學的第一個流派。他還在增城創辦了明誠書院、蓮花書院進行講學。湛若水與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也是誌同道合的至交好友。
此次活動現場,廣東省朗誦協會執行會長盧吉雄和廣東省朗誦協會副會長閆娜分別朗誦湛若水的《初宿鳳凰山棲鳳窩》和王陽明的《題甘泉居》,帶領與會者從詩詞唱和中領略古代先賢的風采。
增城又名荔城、荔鄉,自古以盛產嶺南佳果“荔枝”著稱。活動現場演繹了蘇軾的《食荔枝》、屈大均的《沁園春·荔枝》。粵劇花旦吳非凡還為與會者帶來了原創歌曲《美荔增城》。
此外,原創音樂人梁山山和孫小佳演唱了《嶺南詩篇·24節氣之大暑》;郭東文、盧吉雄等朗誦名家則聯袂演繹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的《大灣區的天空》。
當晚,“詩意增城”系列活動暨甘泉文化工程現場啟動。廣州市增城區宣傳部還與中國詩歌學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