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山靈這個品牌比我小5歲。

可能很多小夥伴無法理解80年代是怎樣的大環境,在那個連錄音機都是奢侈品的時代,山靈已經開始開發Hi-Fi立體聲功放了。34歲,如果是人,應以成家立業,但作為一個品牌能屹立不倒,那絕對是高壽!
今天我想拋開週年聊聊更多關於聲音的事兒,也就是這條全球限量340條的MG800。它是一條動圈塞,它的定價從今天的市場來看的話不算貴的,比它貴的多了去了,有些塞子動不動上萬情何以堪......然4000多塊的售價也夠咱老百姓喝一壺的,所以拋開情懷,還是很有必要聊聊它值不值得買的問題。

初次拿到包裝盒,我腦袋里就跳出“又大又奢華”的印象,正面印著耳機實物圖,碩大的型號印於其上,是旗艦該有的樣子。

摘掉最外層紙套,裡面是個黑色的硬盒,打開蓋子就能看到耳機本體了。物品擺放分上下兩層,上層是耳機、紀念幣和音頻濾波器,下層是收納盒、耳套、攪屎棍和可更換的插頭。


包裝盒里的每一個物件都可以用精緻來形容!厚重的收納盒、嵌在板子上的濾波器、長相“奇特”的插頭,還有亮瞎雙眼的金牌!

山靈MG800全球限量340條,每個牌牌上都有獨一無二的編碼,我的是333.....。

濾波器看上去做工很好,每種濾波器下方都有簡單的介紹和波形示意圖,板子做工很好,邊緣都做了切邊處理,拿起來不會割手,想用濾波器的話直接旋下來就可以了。

SpinFit CP100,SpinFit的套套大家都很熟悉了,很多耳機品牌商都會跟它合作,山靈MG800里給了2對。

耳機外觀第一眼看上去十分圓潤,外殼採用了很罕見的純鈦打造,經過5軸CNC精雕和抗氧化處理,外殼變成了啞光的質感。面板外圍一圈的濾網,那是打磨得很精緻,每一個雕花孔洞沒有一絲毛邊,山靈稱之為“雙導向星暉環形濾網”。

聲學技術方面,羅列如下:
1、半開放式聲學結構;
2、10mm碳納米管+DLC復合動圈單元(後置聲學腔體);
3、CCAW音圈+N48高效率磁路;
4、柔性緩衝懸掛系統。
越看我越迷糊,很多東西我也解釋不上來,反正好聽就完事了!

粗看起來很圓潤,但實際上還是有點偏方形?據說設計靈感來自“天圓地方”的理念,這麼說起來還真有點那意思了!照片上看顏色是啞光銀,實際看的話是稍稍有點偏黃銅色的,搭配“雙導向星暉環形濾網”,有種莫名的國風味道。

耳機腔體的體積比大多數公模耳機看起來要小很多,又那麼圓潤,佩戴舒適度可以的。

通過更換濾嘴的方法來對聲音進行微調,這種做法山靈倒不是第一個。安裝方法也簡單,導管和濾嘴上都有螺口,對準了旋進去即可。拋開精緻的加工不談,聲音方面有很大的驚喜,特別是每種濾嘴的聲音風格差異很大,給每個燒友提供了3種風格的聲音,可玩性還是比較強的。

耳機配線的顏值真的高!6股古河單晶銅+2股銅鍍銀來的,插頭是山靈自研的可更換型,插入,旋一下就能鎖定,標配里給了2.5、3.5和4.4插頭,基本能滿足大多數前端的使用需要了。

這裏該說說聲音了,這段時間我用過不少前端懟上去用過,貴的便宜的,台式機小尾巴都試了試,感覺山靈MG800還是有點吃推力的,便宜前端倒不是不能聽,就是感覺力氣上不來,特別是小尾巴這類就不推薦了。播放器的話至少得中高端以上才能充分發揮耳機的潛質,台式機那就更妙了,還會有更多的提升,只是貌似用台機去推小耳塞怎麼看都有點奇奇怪怪。這裏我用的是山靈M7,這種級別的播放器是足夠的。
以下是使用“標準”濾波器+SpinFit CP100的主觀感受。
總體印象:整體寬鬆、自然,線條輪廓比較犀利,能量感充沛,三頻均衡不寡淡,齒音控制優秀,通透感極佳。
標準濾波器下的聲音是非常中正的,不偏不倚,三頻該給的都會給到滿足,比如高頻部分的亮度很好,延展和齒音控制都相當到位。中頻部分無論樂器和人聲都很“潤”,不會有那種乾巴巴的感覺,男女聲也沒有明顯傾向性,都還不錯。低頻下潛力道比較足,深度倒是沒有很誇張,就是混響也給到了,有些樂曲裡的低頻很帶勁。在蔡琴《恰似你的溫柔》里,吉他很搶戲,亮度突出,細膩感突出,掃弦時撥弄琴弦的沙沙感也很明顯,就像是撓在心裡~,人聲想起時,蔡琴的聲線很動人,潤潤的,也很貼耳,全頻段都處理得十分絲滑,背景樂雖然很簡單,但每一聲的琴弦都感覺手指是在用力撥的,包括一些末端的泛音都很到位了。
換上一曲周杰倫《最偉大的作品》,音樂開始時的空氣感很強,然後是小提琴,雖然小提琴聲音不會離耳朵很近,但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壓迫感,可能是密度太高?總而言之蠻刺激的,人聲部分的清晰度很好,RAP部分念速有點塊,但還是能聽得一清二楚,這首音樂里的一些絃樂器的亮度沒有上面那首音樂里如此亮眼,但由於齒音控制極佳,絲滑感還是很不錯,低頻下潛有一定的深度,同時好像推動了耳朵裡的空氣一樣,砰砰砰的很有勁兒。
玉置浩二的《Rookey》在MG800的演繹下很鮮活,整體的密度很好,偏暖的調調,聲音的彈性很棒,人聲依舊貼耳,但並不是直接湊到你耳根上那種,不會有口水噴你一臉的過渡刺激感,這個距離的控制我感覺還是蠻好的,在降低傾略性的前提下,給到我一個很清楚的人聲,玉置浩二估計很多小夥伴都很熟悉了,跟張學友李克勤一樣都會很注重人聲情感的表達,這一點上MG800完全夠格,聽這些歌手的音樂,彷彿就像是在聽他們述說一個個的故事,很容易讓人長時間沉浸下去。
在前端搭配方面,考慮到我個人比較喜歡偏人聲的流行音樂,所以推薦山靈M7或者乾龍盛QA390這類小台機,都是相當不錯的,聽男聲很性感,聽女聲則會很甜美,都不會乾巴巴,不太推薦厚暖聲的機器,否則耳機的解析力和密度感都發揮不出來的,所以想要發揮耳機潛質,前端投入也有一定的要求。

山靈MG800是一個兼顧素質和聽感的耳機。如果你要問我有沒有偏向性,在目前我主要使用“標準”型濾嘴的感受來說,它的調音相當中正和均衡,並且在樂感的潤飾上把控得相當舒服。當然如果你對於某種味道特別喜歡,也可以試試“氛圍”型或者“靚麗”型的濾嘴,風格差異真的好大,並且我認為是有點過激的去表達這些詞彙所折射出的含義,比如流行樂,特別是以人聲為主的流行音樂,“氛圍”型濾嘴能把你要的口水音樂發揮到淋漓盡致。再比如“靚麗”型濾嘴,它能讓高頻延伸和亮度充分調度起來,讓大小編製里的樂器更加清澈透亮,這樣的可玩性在一眾小耳塞裡面雖然不乏多見,但能做到“換個嘴如同換了副耳塞”的感覺,還是非常少見。
對於適用人群,我覺得山靈MG800的對於不同發燒層面的用戶都是能夠滿足他們需要的。初燒相信一耳朵就會被驚豔到,進階型燒友或者老燒則能夠通過風格差異巨大的濾嘴找到自己想要播放器所表達出來的聲音。就憑這一點,4698元的價格也足以回本,在耳機範疇,這絕對是良心價格了,全球限量340套,再遲疑一下或許就真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