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金融島建業寫字樓何以喝上百億紓困基金“頭啖湯”?

2022年08月10日15:34

8月9日,鄭州百億紓困基金首個項目正式落地。河南本土房企“老大哥”建業地產飲頭啖湯,成為這次紓困基金首個惠及的房企。

此次鄭州紓困基金幫扶的首個項目是建業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該項目是鄭州金融島的組成部分,那麼,鄭州金融島究竟有何來曆?建業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為何會成為鄭州紓困基金幫扶的首個項目?

鄭州紓困基金幫扶的首個項目是建業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目前,鄭州金融島的建設仍在進行中。圖/IC photo
鄭州紓困基金幫扶的首個項目是建業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目前,鄭州金融島的建設仍在進行中。圖/IC photo

“鄭州版陸家嘴”一波三折

鄭州金融島承載著中部省會城市鄭州對於未來發展的夢想,被稱為“鄭州版陸家嘴”。

鄭州金融島從建設之初就被賦予更高的起點,被定位為“中原經濟區的金融中心”。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河南乃至中原經濟區唯一的金融名片,代表著中原經濟區金融領域的最高形象,承擔著中部崛起的重任,是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的重要支點。

鄭州金融島位於鄭東新區,占地約1.07平方公里,由內外環共42棟建築群組成。其中,金融辦公樓34棟、五星級酒店4棟、公寓4棟,總建築面積達365萬平方米,而中心湖“北龍湖”的蓄水量可達到西湖的2.5倍。

為確保鄭州金融島的成功開發建設,2017年,鄭東新區管委會委託政府全資子公司河南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龍控股”)面向全國實力房企進行招標,確定合作單位分別為本土房企“老大哥”建業地產和彼時擅長商業開發的重慶協信遠創事業有限公司(簡稱“協信遠創”),最終三方成立鄭州金融島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鄭州金融島公司”)負責鄭州金融島的開發和建設。

2017年8月,鄭州金融島公司成立,由東龍控股、協信遠創、建業地產控股的河南厚建龍湖股權投資基金中心分別持股40%、40%、20%。

據河南本地媒體報導,鄭州金融島公司設立的目的有三個方面。一是開發建設龍湖金融中心外環12宗地塊及自持部分運營;二是內環環湖商業的運營管理;三是外環已出讓10宗地塊的代建工作。

2017年12月27日,鄭州北龍湖金融島地塊12宗商服及住宿餐飲用地正式掛牌出讓。最終,鄭州金融島公司拿下全部12宗土地,總成交價為20.73億元。

豪華的開場和華麗的陣容本應使這座城市的美夢成真,但是,沒想到,項目合作方之一協信遠創卻半途折戟,這家原先位列行業50強的房企在項目開建3年後竟走到破產的境地。

2021年7月5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發佈一份破產審查公告,協信遠創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同年10月19日,協信遠創所持有的鄭州金融島公司40%的股權在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台上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2.43億元。

針對股權被拍賣,鄭州金融島公司曾回應稱,鄭州金融島公司的工程建設、樓盤銷售及其他各項經營活動均正常開展,未受到司法拍賣的影響。

然而,這場拍賣並未如期進行且被撤回。新京報記者查詢阿里拍賣官網顯示“撤回”字樣。而據天眼查顯示,目前,鄭州金融島公司的股權比例並未有更改。

隨著合作方之一的協信遠創進入破產重組,鄭州金融島的建設也遇到了一番波折。而另外一番波折也接踵而至,項目的另一合作方——河南本土房企建業地產也在2021年陷入危機,資金告急。

建業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占金融島體量23%

雖然股東方遭受波折,但是,鄭州金融島的建設仍在持續進行中。今年2月,鄭州金融島首次對外開放,其內環20棟辦公樓宇已全部竣工,已達成入駐意向的金融機構有15家,包括平安銀行、光大銀行、長城資產等;而外環14棟樓宇中的9棟已實現主體封頂,目前正在裝修,已簽訂入駐的金融機構有15家,包括工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此外,7月4日,銀泰商業集團與鄭州金融島公司達成全面合作協議,負責運營管理金融島沿湖商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紓困基金幫扶的對象為建業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據建業地產發佈的2021年財報顯示,該項目為商業性質,在建面積約83.89萬平方米。作為鄭州金融島整個巨無霸項目(總建築面積365萬平方米)的組成部分,建業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建築面積約為整個鄭州金融島的23%。由此也可以看出,鄭州紓困基金更多地指向了建業地產。

建業地產為何能夠飲頭啖湯?

建業地產在去年下半年陷入財務危機,包括因鄭州特大暴雨災害、疫情等外部原因遭受的損失,也包括由於市場低迷、銷售不振等原因帶來的資金鏈緊張。

作為“河南一哥”,建業地產自發生危機後一直努力自救,展開一系列動作,比如出售資產、國企合作、謀求轉型、出售股權等。直至今年6月,建業地產引入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作為二股東,被外界解讀為由危轉安的轉折點。

另一方面,由於受困房企和樓盤增多,鄭州也一直加大力度出台相關政策進行紓困。7月底,鄭州率先提出將以四種模式紓困頭部房企,分別為棚改統貸統還、收併購、破產重組、保障房租賃,首批紓困房企就包括建業、康橋、世茂、融創等。

同時,在四種模式提出後,鄭州又發佈了《鄭州市房地產紓困基金設立運作方案》,由政府牽頭設立紓困專項基金,規模100億元,採用母子基金方式運作,由各區縣吸引不同類型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子基金。

就在外界紛紛關注紓困基金的落地項目時,建業地產所承建的建業北龍湖金融島寫字樓項目被選中,也成為紓困基金幫扶的首個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幫扶的主力——鄭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本身也是鄭州金融島公司的股東方之一。鄭州金融島公司的股東方之一東龍控股是由鄭東新區管委會發起,聯合鄭州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南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成立的大型國有控股公司。

對於母子基金具體的成立模式,建業地產能獲得多少紓困基金,目前尚未有進一步的消息。據熟悉建業地產的相關人士透露,建業作為河南本土的頭號房企,此次救助的思路,極大可能是通過項目來達到紓困房企的目的,而不僅僅是救助單個項目。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武新 校對 劉軍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