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1291天海外啟示錄:中國足球推動集體留洋合適嗎?

2022年08月11日16:01

  當王霜等中國女足8名球員留洋歐美聯賽之時,中國男足球員卻結束了五大聯賽之旅。

  11日下午,武磊回來了,回到了他的家,回到了上海海港隊。

  從2019年1月28日到2022年8月11日——1291天,126場比賽,武磊留下16個進球和6個助攻的數據,其中西甲出場72次,打進8粒進球,送出2個助攻。

  這1291天,對於迷茫的中國足球,究竟能有什麼啟示?中國足球是否改集團性運作球員留洋?

  武磊進球絕殺塞爾塔。

  留洋年齡是否越早越好?

  職業聯賽至今30年左右時間,中國足球有三波留洋歐洲球員。

  1997年十強賽前後是第一批,代表人物是楊晨、範誌毅、謝暉、孫繼海;2002年世界盃前後湧現了第二批,邵佳一、李瑋鋒、李鐵、鄭智為首,後來者孫祥也可以算入其中。

  之後,中國足球就再也沒有留洋代表球員了——1985年齡段這批球員打過世青賽,水平夠,但俱樂部不支持留洋。

  之後中國球員水平一代不如一代,歐洲球隊基本上看不上,再加上中超聯賽進入金元時代,各個俱樂部都視球員如瑰寶,更斷了他們出國的心。

  那時節,很多年輕球員留洋歐洲,純粹就是“洗澡蟹”(張玉寧除外),直到武磊和李磊分別加盟西班牙人和草蜢,中國球員這才算有了第三代留洋球員。

  武磊直到2019年1月底才正式開啟自己的留洋生涯,彼時他已經年滿27歲,技術能力和身體素質基本已經定型。

  對於武磊來說,這次留洋只能算是體驗式的,無非是對於自己職業生涯的一個全新體驗和交代——留洋已經很難對武磊的自身能力產生質的飛躍。

  武磊枯坐板凳。

  也有很多人把武磊和小他半歲的孫興慜做比較,孫興慜早在16歲就進入了漢堡青訓營,因此業內也提出觀點,“為什麼像武磊這樣的球員不能早點留洋?”

  其實,梳理中國球員的留洋年齡,你會很容易得出結論,大多數中國球員都在國內成為頂級球員才開啟留洋之路,比如範誌毅、謝暉、鄭智、李瑋鋒、武磊。

  張玉寧算是一個孤例,他明顯走的就是孫興慜的道路——父親從小精心培養,18歲就加盟荷甲維特斯,球員本人也在荷甲打上了比賽,然而因為種種原因,張玉寧的留洋生涯並不順利,最終無奈選擇回國。

  其實,2013年年底,22歲的武磊錯過哥本哈根,是一個比較可惜的事實。當時武磊打了一個賽季中超,積累了經驗,如果能夠留洋,或許對於武磊綜合能力會有更好提升。

  談及往事,武磊自己認為,“如果那年去了哥本哈根,還可以打歐冠。但那時候我還小,22歲不到,那時候更純真,對留洋的想法還不那麼成熟。”

  “早出來晚出來,各有利弊吧。”

  留洋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幾乎就在武磊準備回國的同時,西甲球隊加的斯有意申花年輕前鋒劉若釩的消息傳出,對此,申花方面和球員本人卻比較冷靜。

  申花管理層提出希望和對方主教練進行一次交流的想法,目的就是搞清楚對方對於劉若釩的真實想法。畢竟,加的斯現在已經有了三名非歐盟球員,對於劉若釩今後的發展並不明確。

  在歐洲足壇,負責轉會的通常是體育總監(總經理)或者主教練,前者的決策會有很大幾率會和市場掛鉤,而後者基本上是技戰術的選擇。

  2013年,時任莫爾德主教練索爾斯克亞打完和東亞隊熱身賽後點名要武磊,哥本哈根也是主教練欽點,西班牙人雖然是中資球隊,希望引進中國球員,但主教練和管理層也是對中國全部球員追蹤兩年後,最終圈定了武磊的名字。

  而武磊到隊後馬上打上比賽,成為當季西班牙人打進歐聯杯的功臣之一,就是明證。

  武磊留洋的經曆,讓中國足協認為留洋是提升中國足球競爭力的一種途徑,因此這兩年中國足協也在積極推動球員留洋。

  此前郭田雨短租葡超維澤拉就是足協推動,這一次劉若釩去西甲也是異曲同工——但郭田雨留洋生涯淺嚐即止,球員本人並未獲得實質性機會,這也提醒著官方層面的操作者:

  對於留洋,能否打上比賽是第一要素。

  是否應該強製推行留洋?

  目前,中國女足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上海女足球員唐佳麗此前加盟英超熱刺,據瞭解就是中國足協運作,但球員本人在熱刺機會不多,這是因為這筆轉會並未得到對方主教練完全認可。

  近期唐佳麗轉會馬德里CFF,對方主教練就點名希望唐佳麗加盟。

  唐佳麗此前效力熱刺女足。

  強推留洋的風險性是存在的,這方面沙特足協就曾經吃過大虧。

  獲得2018年世界盃參賽權後,沙特足協為了提升球隊即戰力,於是和西甲聯盟達成協議,其中比利亞雷亞爾、萊萬特與萊加內斯三支西甲球隊,各引進了一名沙特球員。

  但略顯尷尬的是,三名球員的西甲經曆,基本上等同於場邊觀眾……只有從伊蒂哈德租借到萊萬特的鋒線球員法赫德曾經有過11分鍾西甲後備出場經曆。

  而因為缺乏系統比賽的緣故,這三名球員在世界盃的狀態並不好。

  從效果來說,沙特足協可以說是好心辦壞事,這樣的教訓,中國足球也需要吸取。

  即使推動留洋,也要讓球員去能踢球的歐洲小聯賽,畢竟我們的實力早已不是日韓的等級。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