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汽車競爭進入“下半場”,看比亞迪如何構建“護城河”?

2022年08月11日18:23

在科技和信息技術推動下,數字技術正重塑傳統產業新模式,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在8月2日-8日舉辦的2022新京報貝殼財經夏季峰會上,汽車產業如何在數字化、智能化變革中擁抱新機遇,汽車企業如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重塑核心競爭力成為峰會探討熱點話題。

在比亞迪看來,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推進,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的變革正在提速;同時,在汽車工業的大變革中,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將是下半場,比亞迪將加速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從宣佈停產燃油車,到市值破萬億,短短幾個月時間內,比亞迪正不斷實現跨越式領先。

今年7月,比亞迪銷量達16.25萬輛,同比增長183.1%;1-7月累計銷量突破80萬輛,增幅達292%。

在全球佈局上,比亞迪也在提速。繼對外宣佈進入日本、德國和瑞典等乘用車市場後,8月8日比亞迪稱將進入泰國乘用車市場,助力泰國構建綠色、智能、便捷的出行生態。

強勁的銷量增長、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以及充足的核心技術儲備,再加上清晰的全球化戰略,在智能汽車的下半場競爭中,比亞迪已做好了準備。

漢EV 圖/比亞迪官網
漢EV 圖/比亞迪官網

技術創新為用戶帶來下一代智能純電出行體驗

今年上半年,儘管車市面臨疫情、供應鏈短缺等壓力,比亞迪仍以強有力的姿態實現逆勢增長。根據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披露的數據,比亞迪預計實現淨利潤28億-36億元,同比增長138.59%-206.76%。

“現在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隨著電動化進程加速,誰的資源多、供應鏈更完善、推出的產品優勢更大,誰就能贏得市場。”

今年4月,比亞迪宣佈停止燃油車整車生產,專注於出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家宣佈停產燃油汽車的品牌,源於比亞迪對其新能源技術實力的自信和對未來市場的果斷研判。

早在2008年,比亞迪就發佈了第一代DM混動技術和首款插混車型。經過十餘年發展,從電池的供應,到芯片研發,再到新能源整車的生產、製造,以及零部件供應,比亞迪已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堅持技術創新正成為比亞迪不斷實現突破的重要基石。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比亞迪研發投入為106.27億元,同比增長24.20%;研發人員超4萬人,同比增加31.52%。截至2022年6月底,比亞迪在全球已累計申請專利3.7萬項、授權專利2.5萬項,穩居新能源車專利量第一。

元PLUS 圖/比亞迪官網
元PLUS 圖/比亞迪官網

研發上的不斷加碼,使得比亞迪已擁有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台3.0架構、IGBT4.0等一系列顛覆性技術,不僅帶動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革命性變化,在此機遇中,比亞迪也實現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爆發。

特別是純電整車架構平台化的全新e平台3.0,可孵化各種尺寸的智能電動汽車,從A級車到D級車,全面覆蓋。同時,借助電動化,比亞迪也迅速向智能化發展。

據比亞迪介紹,e平台 3.0技術有四個高度集成的域控製器實時協同控制,實現對整車層面的集中控制:智能車控域、智能動力域、智能駕駛域、智能座艙域。搭載e平台3.0車型本身的控制能力,能把路面感知能力和視覺感知能力充分融合。同時,e平台3.0預留了各類自動駕駛的硬件接口,可靈活配置自動駕駛方案,定製個性化出行體驗。

在智能駕駛輔助領域上下遊,除了與Momenta成立合資公司外,比亞迪也參與了相關行業頭部企業的投資。

比亞迪方面透露,後續發佈的車型將逐步搭載HWA高速駕駛輔助、DMS駕駛員監測輔助系統等全新功能。

未來全球一定有比亞迪的聲音

8月3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發佈,比亞迪入榜。比亞迪宣傳海報中,一句“不只世界500強,產業不只有汽車,業務不只在中國”,直截了當地表明了其對全球化市場佈局的重視。

2022年下半年,比亞迪進軍全球市場的步伐正在提速。7月21日,比亞迪宣佈將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電動車型將採用以經銷商為主的銷售模式,預計將於2023年發售。

隨後在8月1日,比亞迪表示將與歐洲汽車經銷商集團Hedin Mobility合作,為瑞典和歐洲汽車產業腹地德國提供新能源汽車產品,預計今年四季度交付首批車輛;8月2日,宣佈將與以色列Shlomo汽車公司合作,在當地銷售新能源汽車;8月8日,比亞迪攜手RÊVER Automotive宣佈進入泰國乘用車市場。

比亞迪正以全新速度加快全球市場佈局,而這對於中國汽車品牌來說,也具有里程碑意義。

事實上,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多家中國車企已開始佈局海外市場業務。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201.5萬輛,同比增長1倍,呈現高增長態勢。不過,出口車型多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出口市場也多為非洲、南美洲和中東等新興汽車市場。

相比之下,比亞迪的品牌出海全球化發展路線是通過全球化技術研發、銷售,做好全球化品牌經營,打造真正全球化的品牌。

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全球累計銷量超過230萬輛,新能源汽車足跡遍佈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00個城市,與全球眾多商業夥伴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係;併成為首個成功進入歐、美、日、韓等汽車發達地區的中國汽車品牌。

唐EV 圖/比亞迪官網
唐EV 圖/比亞迪官網

不僅如此,在“出海”過程中,比亞迪還一舉扭轉了此前中國汽車品牌出口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的局面,如作為比亞迪出海戰略中的首款全球車型,元PLUS在澳洲市場售價比國內高出了7.2萬元;唐EV在挪威市場的售價比國內高出了13萬元,上市僅兩個月便在當地錄得破千銷量。

品牌溢價的大幅提升,意味著比亞迪以超強產品力和較高品牌溢價改變了海外用戶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印象,更代表中國車企真正有了在海外市場與其他品牌“扳手腕”的勇氣和實力。

堅持自研技術與品牌向上道路,在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賦能下,比亞迪已駛入轉型發展的“快車道”。正如王傳福所說,“未來全球一定有比亞迪的聲音”。

文/劉暢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