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齡童在滬成功接受微創手術 擺脫食道閉鎖痛苦

2022年08月15日18:56

中新網上海8月15日電 (記者 陳靜)3個月大的新生兒仁仁(化名)來自西藏拉薩,出生後像螃蟹一樣吐泡泡,被診斷為罕見的先天性食道閉鎖I型。萬里求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下稱:新華醫院),小仁仁成功接受了微創的食道重建手術。15日,仁仁出院,他的家人用寫了一封感謝信,表達了對新華醫院的感激。

  先天性食道閉鎖是新生兒期嚴重消化道畸形,食道上下沒有相連,一旦吃奶,將全部進入肺部。如不手術,患兒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因營養不良和肺炎雙重打擊迅速死亡。該病還同時存在多臟器結構多發性畸形,是國內外小兒外科共同面臨的難題。在小仁仁的檢查中,醫生發現他的食管近遠端距離約達4.8cm。同時,仁仁心臟發育也存在異常。

  兒普外科主任王俊教授在孩子小小的胸部,僅打了3個5mm的小孔,就“解鎖”了原本已是“死胡同”的食道。王俊介紹,在新生兒外科手術領域,胸腔鏡下食管閉鎖手術的操作空間狹小、解剖精細、吻合要求高、麻醉要求高,總體治療難度高。

  由於仁仁年齡小,手術難度極大,當地醫院就先為仁仁做了胃造瘺手術。手術後經胃造瘺喂養。小仁仁的體重逐漸從剛出生的4200g,長到5400g。仁仁入住新華醫院後,治療專家組成立了。新華醫院兒普外科新生兒外科團隊突破傳統觀念,聯合小兒急危重醫學科、醫學影像及介入科等,採用多學科聯合全面評估仁仁的整體情況,全方位設計個性化綜合治療方案。

  王俊說,經過術前精準評估與針對性治療,專家組為仁仁選擇了胸腔鏡微創的手術方案,避免了傳統開胸手術帶來的巨大創傷和後遺症,更利於仁仁的恢復。在手術中,通過在孩子胸壁上打3個小孔,醫生把器械從小孔插入胸腔實施治療。醫生們在手術中仔細尋找,順利找到了食管上下端閉鎖端組織,下端食管組織直徑僅4mm,只有正常食管粗細的三分一左右。

  王俊在孩子稚嫩的食管壁上穿針引線,將食管上下端進行了對接、縫合,最終完成食管重建。目前,在兒普外科護理團隊的精心護理蝦,小仁仁逐漸能經口吃奶,體重也在逐漸增長中。(完)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