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首款搭載Snapdragon 8+處理器小米12S系列發佈,距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里各廠商出了很多同樣搭載Snapdragon 8+處理器的手機。雖然使用的處理器是同款,但是價格卻“參差不齊”,相差很大,從2999RMB到6999RMB不等。同樣處理器,同是8+256GB版本的價格更有相差2700RMB的(小米12S Ultra和Redmi K50至尊版)。差出來的這些錢究竟花在了哪裡呢,值不值得花呢?

(一)手機相機的配置大不同
現在手機廠商發新機的很大一部分著力點都在手機影像方面,因為影像提升是用戶更容易感知的。很多高端手機都會和哈蘇、Leica這些專業影像廠家聯合,有的還會搭載自研的影像芯片,採用Sony的超大底影像傳感器等。不同配置的手機影像,也會在最終的售價上體現出來。

(二)手機屏幕質量不一樣
現在的中高端手機屏幕大部分是OLED和AMOLED屏幕,AMOLED屏幕比OLED屏幕更貴一些。
AMOLED還分等級,等級自上而下分別是M材質、LTPO材質以及E材質。M材質主要是Samsung自家旗艦手機使用,LTPO材質則獨家供應Apple旗下的iPhone系列,而國產手機則主要是用E材質,而E材質包括E5、E4、E3等諸多細分系列,使用的屏幕等級不一樣,價錢自然也不一樣。

(三)手機的品牌定位不一樣
除了以上這兩個原因,手機品牌的自身定位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款手機的定價。比如小米數字系列定位的就是高端手機,Redmi系列就是定位極致性價比的中低端手機,一些好的配置比如長續航、快充技術、紅外遙控等輔助功能,也都會給高端機型用上,所以買的就更貴一些(也不乏有一些高端溢價在裡面)。

說了這些,再回到最初的問題,這2700RMB的差價值不值得花呢?對勤勤懇懇碼字的筆者來說,這錢不值得花。因為我現在對於手機的要求一般,能夠實現基本的通訊和社交功能,簡單拍拍照,能用個2-3年就行了,而這些需求2999RMB的那款手機完全可以滿足,沒有必要去追高端。
不過這隻是我自己的選擇,對於手機有更高使用需求的用戶也完全可以去選擇更高端的手機,這“2700RMB的差價”確實會讓手機的功能配置更加全面均衡,使用感受也會有所提高。就看你願不願意花大價錢去獲得這部分提升的感受了。
本文來自中關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