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菲經貿合作碩果纍纍活力十足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電 (劉文文)作為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近年來,中國與菲律賓兩國間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取得纍纍碩果,充分彰顯活力。
由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與菲律賓駐華大使館聯合主辦的中國—菲律賓合作論壇於8月22日召開,與會人士圍繞中菲兩國經貿合作展開深入討論。
近年來,中菲關係持續向好,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中菲雙邊貿易額翻了一番。中國連續6年成為菲律賓最大貿易夥伴,並躍升為菲律賓主要外資來源地。疫情之下,中菲貿易投資合作仍實現逆勢增長。
“這些都凸顯了兩國關係的強大韌性和活力。”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孫曉說。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主席許寧寧指出,當前,中國—東盟保持著長期向好的經濟發展基本面,正在實施一系列舉措促進經濟增長。
以中菲兩國為例,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菲律賓“大建特建”計劃深入對接,至今已經開展近40個政府間合作項目,惠民成果不斷湧現,涵蓋抗疫、救災、公路橋樑、農業合作等多個領域。
“希望雙方不斷深化基礎設施、農業、能源、教育等領域合作,共同推動更多政府間合作項目落地,為兩國民眾帶來更多福祉。”孫曉說。
今年以來,菲律賓經濟快速複蘇增長。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上任後發佈的國情谘文報告中將菲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為6.5%至7.5%。在許寧寧看來,這一目標預示著菲律賓商機紛呈。
菲律賓貿易和工業部代理副部長格倫·佩尼亞蘭達指出,事實證明,菲律賓的發展前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光明”。菲律賓經濟正穩步複蘇,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4%,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均實現正增長。因此,今年菲律賓GDP增長6.5%至7.5%的目標是可行的。
“今年是進一步推動中菲兩國經貿關係發展的重要一年,強有力的雙邊關係將促使中國投資者對菲律賓持續保持興趣,菲律賓不斷髮展的市場和產業也將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多機遇。”格倫·佩尼亞蘭達進一步說。
當前,國際形勢動盪、世界經濟增長低迷、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在許寧寧看來,比鄰而居的中菲兩國增進合作、充分開發兩國經貿互補性是共同應對有關不利因素、實現互利共贏發展的現實選擇。
孫曉也指出,當前,中菲兩國如何發揮地緣優勢,進一步鞏固政治互信、深化投資貿易、促進互聯互通,是兩國工商界共同努力的目標。
談及如何進一步促進中菲經貿合作,孫曉認為,一方面,要積極探索產業合作新模式,加強“兩國雙園”項目建設,帶動兩國地方經濟合作向縱深發展。應合作打造跨境電商中心、冷鏈物流中心和數字經濟中心,同時帶動種植業、食品加工業、先進製造業、現代物流業等行業長效發展,為中菲經貿合作增添新動能。
另一方面,鼓勵兩國工商界充分利用區域內多雙邊自貿協定,加強產業合作、投資合作,為深化中菲兩國經貿合作、緊密兩國經貿往來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今年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協定生效實施之年。格倫·佩尼亞蘭達表示,當前,新一屆政府已確認,將把菲律賓參與RCEP作為其優先事項,盡快推動批準RCEP以及其他貿易協定的事宜。
“歡迎菲方更多企業分享中國大市場,同時中菲也應合作抓住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商機,期待RCEP協定在菲律賓早日生效實施。”許寧寧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