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台聯開展“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

2022年08月25日18:06

中新網福州8月25日電 (閆旭 周雄銘)獲悉福建省台聯正在開展“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工作,福建龍岩上杭縣稔田鎮化厚村老台胞黃裕良激動不已,並在第一時間捐獻出包括兩岸書信在內的133件檔案文獻資料。

  “這項‘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工作十分必要,我們台胞理應積極參與。”25日,黃裕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在福建生活數十年,他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各界對台胞的關心和愛護。

  連日來,福建省台聯工作人員先後赴龍岩市新羅區、上杭縣及武平縣開展“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工作。他們走村入戶,深入台胞家中,徵集到259件“兩岸家書”、族譜、音像、契約等檔案文獻資料。

福建省台聯工作人員深入台胞家中徵集“遷台記憶”檔案文獻。 周雄銘 攝
福建省台聯工作人員深入台胞家中徵集“遷台記憶”檔案文獻。 周雄銘 攝

  “遷台記憶”檔案文獻承載著兩岸社會發展的曆史縮影,寄託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曆史記憶。今年以來,福建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

  福建省台聯18至19日舉辦了八屆七次常務理事會、“遷台記憶”保護工作專項推進會,成立“遷台記憶”保護工作委員會,專項開展“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保護工作。相關負責人稱,要以“因地製宜”的有力舉措,共同將“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保護做實、做好、做到位。

  在武平縣,年近八旬的老人謝文秀,得知福建省台聯開展“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工作後,連夜翻箱倒櫃地尋找,將家中19件與台灣親人來往的珍貴書信及照片捐出。

福建省台聯已徵集到的部分“兩岸家書”。 周雄銘 攝
福建省台聯已徵集到的部分“兩岸家書”。 周雄銘 攝

  武平縣中堡鎮林坊村的老台胞趙阿和已病故,其養子蘭有文捐獻出家中珍藏了76年的養父身份資料。原來,趙阿和系台灣新竹趙榜燕的次子。1946年,因當時家中生活異常困難,趙阿和被泉州惠安縣崇武鎮商人王文興收養。後來,趙阿和輾轉來到武平縣中堡鎮林坊村謀生並娶妻生子,直至前些年病故。

  據悉,漳州市台聯截至目前已蒐集到文書、照片、證書、族譜名冊、書畫等“遷台文獻”檔案文獻2861件,其中兩岸信件139件。

  漳州市台聯會長方麗雲認為,兩岸家書的保護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當務之急是先把量做起來,之後才是研究、講述、活化,“絕不可束之高閣”。“從兩岸走過的共同的曆史就可見一斑,兩岸從來都是一家人,兩岸的信從來就是‘家書’,這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她說。(完)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