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州9月11日電 (郭軍 嚴定佳 陳姝杉)9月10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中建四局承建的中山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項目醫療主樓、住院樓主體結構封頂,標誌著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工程進入二次結構和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中山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項目位於廣州市花都區鏡湖大道北以東,總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項目按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建設,規劃設置床位1000張,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醫療主樓、住院樓、行政宿舍樓、地下室、道路廣場及相關配套醫療設施等。
“該項目作為廣東省重點建設工程,建成後將交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管理,標誌著花都將新增一所國內一流綜合性三甲醫院,完善花都區衛生醫療保障系統,成為廣州西北部區域一流的重要醫療服務機構,有利於提高廣東省醫療衛生發展水平,助力建設‘健康廣東’。”中建四局中山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項目負責人吳彤表示。

項目共三棟主樓,此次封頂的醫療主樓和住院樓,分別擔任就診服務和住院服務功能,可為患者提供專科化、一站式的醫療服務。在醫療主樓,病人門診大廳、診療、掛號繳費、取藥等一系列就醫流程都可在樓棟區域內完成,住院樓共計1000個床位,位於2至11層,每層兩個護理單元,是最為經濟合理的住院單元平面。行政樓於今年5月31日封頂,其功能涵蓋行政辦公用房、職工餐廳、職工宿舍。
據悉,中山大學附屬仁濟醫院建築外形獨特,相比一般房屋建設更為複雜,除此之外,項目施工空間小、醫療專項工程多,施工環節多、涉面廣、工程流水交叉作業較為頻繁,管理協調難度較大。
中建四局項目管理團隊科學設定建設目標,以強化管理、周密運籌為根本,合理安排各工序之間流水與搭接作業,利用BIM技術建立超厚重混凝土結構支模模型動畫,創新開展動畫交底,保證施工有序。與此同時,通過BIM技術,對機電工程進行二次深化設計,以巧妙設計,解決管線碰撞衝突難題,使各專業施工準時穿插,精益化管理,確保工程優質履約。(完)
- 關鍵字
-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