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痤瘡周”健康中國公益活動啟幕 助防治有源可循、有本可依

2022年09月18日20:00

中新網上海9月18日電 (記者 陳靜)第五屆“中國痤瘡周”健康中國公益活動18日在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啟動。第五屆中國痤瘡周主題是“精準防控,專業戰痘控油保濕——防痤瘡並皮膚敏感”。

  痤瘡是高發且普遍的皮膚疾病,大多數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時期都會罹患痤瘡。痤瘡反複、瘢痕遺留、敏感困擾嚴重影響患者的容貌和心理健康,需持之以恒地對民眾進行痤瘡健康教育。當日,由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病醫院何黎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鞠強教授、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項蕾紅教授主編,全中國70多位皮膚科醫生共同參與編寫的《留住青春不留痘》科普書正式發佈。

  據介紹,該書以患者需求為出發點,完整介紹了痤瘡的病因、影響因素、治療難點、不同年齡段痤瘡的特點、如何正確護膚及痤瘡患者全程管理等十二個方面內容。這部科普書將學術與趣味相結合,兼具權威性和趣味性。記者看到,《留住青春不留痘》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日常生活及飲食出發,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患者;同時,緊貼前沿,聚焦時下流行的戰“痘”技術進行科普。針對“痘痘”患者,專家們給予讀者科學護膚指導,避免“踩坑”。

  “中國痤瘡周”是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承辦的健康公益活動,旨在加強公眾對痤瘡治療、合理的重視與認知。何黎教授表示,設立中國痤瘡周是為了號召全國各大醫院皮膚科醫師為痤瘡患者及大眾提供服務和專業諮詢,對全民進行痤瘡預防、科學護膚教育,從而減少痤瘡的發生。

  活動中,由項蕾紅教授牽頭編寫的《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尋常痤瘡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2版)》和由鞠強教授牽頭編寫的《口服異維A酸治療痤瘡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佈。

  據介紹,近年來,ALA-PDT(光動力學療法)在痤瘡治療領域不斷湧現新的研究進展,已成為臨床常用治療技術之一。項蕾紅教授指出,ALA-PDT是一種物理治療方法,能作用於痤瘡四個主要發病機制,相關“共識”的發佈將有助於臨床醫師更規範地掌握光動力技術,並在臨床應用,幫助患者有更好的獲益。

  鞠強教授在解讀《口服異維A酸治療痤瘡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時表示,藥物異維A酸是維生素A的天然代謝物,可顯著抑製皮脂腺脂質合成、減少痤瘡丙酸杆菌繁殖、抗炎和調節免疫及改善毛囊皮脂腺導管過度角化。這位專家指出,隨著新的循證醫學證據不斷出現、臨床實踐經驗的積累,口服異維A酸的臨床應用和管理將不斷優化。

  為了提升全民戰“痘”素養,增加權威科普知識供給,擴大傳播覆蓋面,今年的中國痤瘡周公益活動啟動了科普短視頻挑戰賽。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顧軍教授表示,越來越多的專業醫生發出專業的科普聲音,將有利於痤瘡患者精準防控,專業戰痘。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根據既往痤瘡周調研結果,不僅痘坑、痘印、瘢痕在痤瘡患者中高發,皮膚敏感也是困擾患者的一大難題。據介紹,油性皮膚者易長痤瘡,如果皮膚排油不暢,而皮脂腺卻還在繼續進行分泌,皮脂就會在毛孔中積累起來形成痤瘡。因此,在治療痤瘡的過程中,做好日常清潔是“重頭戲”。

  不過有些患者會走入另一個極端:為了對付油脂每天多次洗臉,並徹底放棄了保濕。對此,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許愛娥教授表示:"洗臉可以解決出油問題"是一個典型的誤區。過度清潔、用過熱的水清潔,都是痤瘡伴發皮膚敏感的危險因素。這位專家表示,如果將肌膚表面的皮脂去除,皮脂腺會立即以很快的速度再次分泌大量的皮脂來補充丟失的皮脂。因此,反複清洗反而會刺激皮脂腺的增生和分泌功能,進而導致臉越洗越油。此外,頻繁使用香皂或祛痘潔面乳潔面,很容易導致角質層水腫及天然保濕因子丟失,影響皮膚屏障功能。

  《中國痤瘡患者皮膚護理行為與認知調查報告》顯示,面霜乳液等產品在痤瘡患者群體中的使用率明顯下降,僅占到53.44%。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利教授坦言,不少患者會因為皮膚分泌油脂,拒絕使用保濕劑。其實,保濕對於痤瘡患者非常有必要,它不僅可以幫助修復痤瘡引起的皮膚屏障受損,還能夠幫助皮膚達到水油平衡的狀態,進而減少出油,對護膚和祛痘創造良好環境。(完)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