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 多項措施推動國民教育 下學年起直資學校新聘教師須考基本法

2022年10月19日13:53

李家超稱,將強化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方式,推行國民教育。圖:橙新聞

【橙訊】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宣讀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他稱,將強化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方式,推動學校在課堂內外推行國民教育,加強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自豪感,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本學年起推行的措施包括:

1.支援教與學 — 推動學校持續檢視小學及初中課程,增添國史、國家地理等學習元素;

2.強化校本管理 — 推行「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提高公帑資助學校人員對教育質素的問責精神,落實以全校參與模式完善國民教育;

3.推行聯校國民教育活動 — 率先在官立學校以全校參與和聯校協作模式,結合教育局公布的「國民教育 — 活動規劃年曆」,推出第一期「心繫家國」聯校活動系列,紀念國家重要事件的日子,例如國慶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並推動辦學團體參與推行聯校國民教育活動;及

4.加強家校合作 — 所有公帑資助學校每年為家長舉辦一項或以上與國民教育有關的活動。

此外,政府會提供一筆過共6000萬元撥款,支持所有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舉辦校本活動,讓學生從小認識中華文化。現時約有780所公帑資助中小學與內地學校締結成超過2100對姊妹學校,政府的目標是明年內把參與「姊妹學校計劃」的本地學校數目增加10%。亦會加強支援專上院校學生到內地參與交流及體驗活動。

李家超稱,教師肩負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及國民身份認同的重任,須具備專業能力和秉持專業操守。教育局會從入職、操守及培訓等多方面加強教師管理。他說,本學年起公營學校新聘常額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測試,下學年起擴展至所有「直接資助計劃」學校及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測試內容涵蓋《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

另外,今年內推出指引,具體說明教師須具備的專業和個人操守規範,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教育局在處理教師失德個案時,會參考指引作嚴肅跟進;要求公帑資助學校新入職教師及公營學校擬晉升教師參加內地學習團,並增加在職教師到內地考察的機會,親身體驗國家發展。

更多推薦文章

施政報告|推動STEAM教育為學生打好基礎 研究生學額增逾50%

施政報告|支援居家安老 基層家庭照顧者津貼增至3000元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