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

2022年10月23日12:08

忙裡偷閑來篇更新,因為最近準備折騰辦公室聽音設備,正好分享下思路。

自從再次進入到之前的工作領域後,就幾乎一直處於一種焦灼狀態:忙,以至於連坐下來好好聽音樂的時間都是緊迫的。說到這裏,好像還有一個旗艦真無線耳機橫評是吧,正好這段時間陸陸續續又有新的真無線耳機出來,比如AppleAirPods Pro二代和Bose大鯊魚二代。對於這些價位已經超過千元,甚至好幾千元的旗艦來講,聲音只能作為評判的一部分,整體素質都差不到哪兒去。

但在軟件適配上,就真能把我急出一身汗。這裏先劇透下(順便做個“排他”)如果Apple為主力機,建議直接選AirPods Pro 2,這是這段時間體驗到的最出色的真無線耳機,某多平台1599搞定,搭配Apple One的美版Apple Music曲庫真能讓你高喊......真香嗎?

AirPods系列和iPhone之間聯動帶來的卓越便利性,確實是目前所有其他非Apple生態品牌望塵莫及的,但也不是說這產品就完美無缺了,即使都出到二代,聲音做得再中正,還是離不開白開水風格,而且連接的格式依舊為AAC,對於出門不光想聽個響,還想聽到“HiFi風格”好音質發燒友,其實還是很糾結的。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選Android確實能夠解決AppleAAC傳輸碼率帶來的音質劣化問題。在我測試的這幾款旗艦真無線耳機中,高通的apt-X HD無論是因傳輸碼率提升帶來的音質素質進一步增強,還是延遲都是讓人滿意,但似乎這些品牌在軟件交互就做得並不盡如人意,平時因軟件引起的閃退、斷連等等問題有時也會影響使用體驗;如果想在Apple手機上使用這些旗艦真無線耳機,像LHDC、apt X這類高清協議又完全失去了存在意義。

解決方法也不是沒有,要不就讓Apple上自家無線高清傳輸協議,而且還是那種可以兼容第三方品牌的協議;要不就催促這些HiFi耳機廠商盡快更新自家軟件,讓易用性可以匹敵Apple。

但這基本上都是天方夜譚,讓Apple開放協議無異於讓Android封閉生態。讓HiFi品牌做出可以匹敵Apple體驗的APP倒是不算難,但就目前大環境來看,又有誰願意呢?

就在糾結之後如何“組合”耳機和手機時候,ROON推出了ROON 2.0。之前我已經詳細分享過使用ROON的體驗,只不過一直有個“心結”,非常想在外邊直接讀取ROON中音樂,畢竟音質有保障,而且內置的TIDAL也能更方便聽一些新專輯。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說實話更新ROON核心過程並不算順利,而更新後的客戶端變化也不算大,最“糟心”一點,“感知最強”的ROON ARC我還真沒體驗上,簡單來講,這是官方推出的可以“穿網”支援外出訪問核心的功能,最終可以實現“遠程”聽歌。

最大用處就是給手機端用戶“間接”提供一個可以收聽自己存儲在ROON核心中高清音樂的“渠道”。但問題是,還是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才能享受到,在更新到2.0後就遇到了不能在戶外利用4G網絡訪問ROON核心問題,關鍵是官方給出的解決問題方式也是非常“極客”,因此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折騰時間,還得申請公網IP云云。

當熱ARC只是ROON 2.0的一部分,如果折騰好了,不僅可以戶外使用,還可以在辦公室使用,題目不是說要折騰辦公室HiFi設備嗎?其實音源啊、耳機都不是最大問題,音量開大“漏音”影響到其他同事才是最大問題,因此想要在不打擾其他同事基礎上,儘量聽好,封閉式大耳是首選,這種耳機具有絕佳的封閉性,不會吵到對方,但新的問題又來了,畢竟是HiFi大耳,在驅動方面就不能只靠播放器。

還需要一套台式系統。

按照我規劃,如果要使用ROON ARC功能兼顧戶外和室內,就要有一套完整的解決思路。ROON ARC相當於一個播放器,如果通過“有線”方式連接,直接利用“外置解碼耳放”模式,戶外直接接駁小尾巴,辦公室這種比較緊湊的環境就用安裝了ARC的手機或者平板連接即可,而且也能簡化終端來進行控制。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其實歸根到底就是把手機平板這類設備作為轉盤。因為工作特殊性,在辦公室就裝個帶WPS的筆記本就能完成部分工作,這樣通過type C線直接連接一個一體機,組成一套完整的桌面設備也是最簡單的方式。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可以直接供手機連接的台式設備好找嗎?如果預算非常充足,那絕對不是事兒,只要挨個搜挨個問就行。價格越高提供的工功能就越多越完善,不過對於絕大多數HiFi玩家來講,肯定還是需要考慮到預算的。

在預算有限情況下,如何選擇一款功能相對齊全,且音質還不錯的“後端”產品?在現在看來,並不算難,因為幾乎目前所有主流HiFi品牌都在做輕巧類的解碼耳放一體設備,功能更是有“爭奇鬥豔”趨勢,還是那句話,這類品牌推出的產品功能越豐富,反而價格越高,而且想找到帶有type C輸入的產品同樣非常不容易。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正好前段時間,HIFIMAN推出的EF400解碼耳放一體機就引起了我注意,體驗下來後,有幾點在使用後還是可以和這個價位的其他產品拉開不小的差距:

其一,體積非常小巧,放在辦公室這樣的寸土寸金地方也完全沒有問題。

其二,不同於市面上其他產品都是用ESS或者AKM芯片,而是使用了喜馬拉雅自研的R2R架構,對於熟悉HIFIMAN聲音的用戶不用擔心搭配問題。

其三,帶有type C輸入,使用平板直接ROON ARC連接即可,使用方便。

接下來就詳細說說對於想在辦公室聽HiFi的朋友來講,為什麼HIFIMAN推出的EF400可以作為首選。要考慮在辦公室放一套設備,就首先要考慮到一個問題,是否會太引人注目,如果是負責人就當我沒說,但如果是新人在折騰工位時候就需要考慮到這點,懂得都懂。因此像市面上那種帶有獨立屏幕的解碼耳放就不合適,另外想在上邊放個電腦架高也並不實際。

HIFIMAN EF400就不一樣了,雖然在外觀上和目前主流的解碼耳放別無二致,但它的長寬高僅為246.5mm×228mm×61mm,可能在數字上面感知不強,實際它非常小巧,和我目前在用的獨立解碼全想A800就不是一個體積等級,EF400的機身要比這種解碼更薄更小,說句題外話,“輕量化”也是未來一體機方向,HIFIMAN EF400可以做這麼小巧,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一方面是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隨著技術發展和群體細分,更多用戶還是想在“分體式”HiFi設備早已林立中,尋找到高集成、多功能於一體的產品,因此用戶對這方面的增量需求,也致使部分品牌開始把部分注意力集中於這類產品的研發上。

另一方面,其實讓我產生對於“桌面”設備發展方向的思考,就拿HIFIMAN來講,在EF400之前的產品,不管是在HiFi圈舉世矚目的EF6,還是在音響圈和耳機圈同時引起共鳴的EF1000,從定位和體積來看,都是驅動音箱的產品,並不適合桌面。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而從EF400開始,它延續了“EF”命名,說明這款產品驅動力是一大特點,而從機身內耳放部分部採用的濾波電容、大電流放大電路以及環形變壓器也能看出,確實是為了能夠以一種“最優”方式發揮出四道通差分架構的甲乙類全平衡帶來的36歐姆超過10V、每聲道4.4W的“強勁”推力,這也是延續了“EF”最大驅動特點。但要為了讓設備整體體積更小,顯然放大和電源部分還是因為本身元器件不可能在體積上再犧牲性能做優化,那麼“苗頭”就指向瞭解碼。

為什麼其他品牌單分體式解碼一體機體積要比解碼耳放一體機的體積要大很多?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或許是因為ESS和AKM提供了一些沒有優化過的電路,本身這些電路就非常冗雜,而一些品牌就“拿來主義”直接用?這個就不得而知,但HIFIMAN這邊可以把EF400做得非常小巧,其實還是和內部電路有關係。

HIFIMAN是把用在HM1000和HM901R上的喜馬拉雅R2R解碼芯片直接做到了台機上,這樣的優勢顯而易見,能夠控制解碼部分,進而優化體積,那問題也來了,R2R架構的機器通常來講都能達到萬元左右,為什麼HIFIMAN還能做到3K元?

一大原因就是沒有使用PCM1704或者1702這樣的已經是絕版的芯片,且自研反而容易控製成本。

這裏和大家簡單回顧下R2R架構優勢,R2R是DAC高精度解碼中的一種。R2R是阻值為R的電阻與2R電阻組合的架構,根據設計原理可以直接設計出電流輸出型或者是電壓輸出型的。以電壓型舉例,通過“開關”不停開合來輸出電壓,依靠位移和開關,通過非常精密的配對電阻,就能保證極低失真。

再後來就被delta-sigma這種DAC架構替代了,後者其實是需要從PCM信號,經過複雜變化,轉到1Bit再經過低通濾波器,最後轉到模擬音頻信號,相對來講並沒有R2R架構簡單。總結來看,R2R架構抖動更低、信號更加精準。

接下來一個問題,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知道EF400正面左側的旋轉增益和采樣旋鈕旁邊的四個標識意思(High Gain NOS/High Gain OS/Low Gain OS/Low Gain NOS),或者只能看懂增益選項,旁邊的OS和NOS就一頭霧水了,OS超采樣是通過拉高頻率來降低位數的方式,讓聲音更有味道,而NOS無超采樣模式,最大優勢是信號響應速度更快,轉化速率快意味著能夠很好地降低jitter抖動,信號傳輸更加保真、穩定,從我實際試聽而言,放在OS中的兩檔模式最好聽。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接下來咱們聊聊聲音,因為本身就準備放在辦公室,在前邊也講了要搭配封閉式大耳來聽,所以自然而然耳機就選擇自家HE-R9。

這款動圈耳機搭配EF400非常適合聽流行,我也強烈推薦這樣來搭配。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既然適合聽流行音樂,那這次就詳細聊聊流行樂,相信不少朋友也是想在工位上多聽一些歡快風格曲目,不過考慮到更廣的受眾人群以及準備在辦公室搭建一套系統的初燒朋友,流行音質這部分解讀我儘量描述得都讓大家聽懂。在聆聽戴佩妮的《怎樣》的時候,戴佩妮的人聲,就像貼在耳邊,完全沒有距離感,人聲輕柔中帶著甜美,並且聲線處理得非常幹淨、細膩,沒有齒音,也不會顯得過薄過厚。樂器擊打的定位感十分準確,沒有揉為一團。低頻到位且不拖遝,高頻雖然沒有那麼亮麗和蜿蜒的延展,但是做到了沒有暗淡。在鄧紫棋《泡沫》中,整體風格稍微偏暖,聲底厚實一些,分離度很高,樂器的定位準確,並沒有因為聲音混合而混雜蓋在一起,人聲醇厚,沒有齒音,整體非常耐聽。

當然也少不了之前在drop上購買的HD58X,這款耳機可以看作是drop綜合發燒友反饋和森海塞爾官方深度定製的一款產品,只在drop上有賣。

之前大費周章從亞馬遜購買了DROP HD58X,時隔一個月終於到手裡了,而且我也在分體式解碼耳放系統上煲了足夠長的時間,按理說應該是“火候正猛”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恰到好處的混響讓整體聲場除了擁有不錯的堂音外,也因為徹底“煲透”讓聲音相對HD600多了一些通透感,不知道是不是drop和森海商量後的“調優版”。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但是!但是!但是!不管末尾怎麼變,其實都離不開HD58X,它整個聲底還是“老森海”風格,聲底依舊是非常紮實豐厚的,因此要是和本身就極有HiFiMAN代表性的EF400搭配起來,在個別風格曲目,尤其是OST電影音樂上,我感覺還是有些過厚了,細節稍顯不足,如果是喜歡那種厚潤風格的聽感,建議放在High Gain NOS上,這樣適當提升一些增益可以在強勁有力聲底基礎上,帶來一定衝擊力的氣魄感。

到底是否可以推動HD800這樣的旗艦耳機?

我覺得對於森海HD800/800S甚至是820來講,如果在尋找“性價比”最佳搭配,HiFiMAN EF400絕對可以在備選目錄中,別看只有3K元出頭的價格,但是我覺得比官方HDV820要更有“聲價比”主要還是搭配起來聲音是有一定“互補性”。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如何通過國產頂級HiFi設備,獲辦公室摸魚自由_新浪眾測

不過因為篇幅原因,我把這次分享留到下次與將要“降臨”的另一款我早已期待多時的耳機一起再做聲音的詳細評測,這裏我只做個概述作為結尾。

HD800搭配EF400或許是目前“聲價比”最高的一體機搭配套裝,本身HD800依舊作為目前HiFi耳機標杆的素質毋庸置疑,但想以一種“靈動活躍”且又不失細膩的充沛驅動器材來“調動”起來HD800絕非易事。在過去動輒幾萬元的設備或許可以達到這樣水平,而在今天,借由擁有更多細節表現,不失細膩表達的EF400就可以輕易實現,氣宇軒昂寬宏的氛圍感、橫縱聲場表現,以及硬朗又極為穩重不輕浮的器樂線條感,讓提琴的弓弦之間有種摩拳擦掌的力量,沉穩並極具衝擊力;而在低頻彈性、量感上,因本身瞬態響應就因驅動力充沛而非常迅猛,因此整個低頻下盤部分紮實、拳拳到肉具有健碩的力道感。

當然了,如果你手頭上有一些高阻塞子,拿現在播放器不是那麼容易“伺候好”,也可以試試4.4平衡口,據說效果非常不錯。

最後來個總結說明:

截止到最後,依然沒有折騰好ROON 2.0 ARC,因為這涉及到公網問題,換句話來講,需要聯繫當地運營商來協調這件事兒。

所以索性在折騰的這幾天,我還是按照老方式連接,使用仙籟M1T作為數播,之後USB連接到EF400。

當然了,在未來折騰好ROON 2.0 ARC後,我會再寫一篇詳細的設置過程。

最後說說搭配,相信這點是整篇文章中,大家最為關注的“核心”,自家低阻大耳,比如HE-R9這樣的中高端旗艦動圈大耳不在話下,而像稍微吃點電壓的HD580也能在聲場縱深方面有不錯的表現,但因為本身HD580系就屬於比較厚的風格,所以搭配EF400這種厚潤細膩的一體機還是會有些悶糊情況,而對於HD800這樣的聲音比較薄的耳機,其實搭配EF400還是非常合適的。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