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跨學科研究團隊合作,成功開發出「磁控螺旋微機械人」系統,以螺旋形微型機械人為基礎,結合機械臂輔助的磁控遙距驅動和及內窺鏡遞送和觀察,清除中耳導管的菌膜。團隊已經在人體標本上進行試驗,效果理想。研究將有助推動磁控微型機械人的臨床轉化應用,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慧子醫生解釋:「耳管感染是中耳炎患者置入中耳導管後常見的後遺症,目前仍欠缺有效的解決方法。為了抑制菌膜生長,病人需要長期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滴耳藥水,但有機會衍生細菌耐藥性,令療效愈來愈差。此外,被菌膜堵塞的導管需要通過手術頻繁更換,令病人的醫療負擔及痛楚增加。」有見及此,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與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的專家共同研究,開發磁控螺旋微機械人系統,以助清理菌膜,並降治療程序的複雜性。系統結合螺旋形微型機械人、耳道內窺鏡、機械臂輔助磁控單元及導管技術。醫生首先利用內窺鏡配合導管將螺旋形微型機械人置入中耳導管,再操控機械臂輔助的磁控單元,以磁力驅動微型機械人在管道內快速旋轉移動,藉此刮除耳道導管內的菌膜和殺死當中的細菌。

參與是次合作研究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院長及中大榮休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表示:「菌膜感染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但過去數十年仍未有已證實能有效清除菌膜細菌的藥物面世。是次研究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將機械和化學研究技術結合。新技術不但將有助清除中耳炎耳管菌膜,更具潛力廣泛應用於其他置於體內、有可能產生菌膜感染的醫療儀器。」

延伸閱讀:
- 大腸癌|蘇施黃患大腸癌第三期 下月做化療:最重要心境開朗|附大腸癌成因、症狀及預防方法
- 癌症案例|49歲女患末期乳癌且擴散 食用大麻二酚及迷幻蘑菇 腫瘤竟消失
- 頭痛成因 | 頭痛何時才要看醫生?頭痛位置有得解:緊張性頭痛、偏頭痛、感冒頭痛、眼科/鼻竇問題頭痛、腦瘤引起頭痛
資料來源: healthyD.com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