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滿意《施政報告》中的哪項措施?(最多可選16項)
新京報訊(記者 左琳)近日,北京市豐台區西羅園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特別推出黨群陣地@你——“紅話筒”黨員講談系列分享欄目,展現黨員們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擔當作為的成長故事。
10月31日,新京報記者從西羅園街道辦事處獲悉,參與該欄目的第一位黨員是46歲的夏春萍,她也是西羅園街道頤年堂敬老院的一名護理員。

西羅園街道頤年堂敬老院護理員夏春萍。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供圖
2003年,27歲的夏春萍第一次接觸護理工作,面對性格各異的老人,這位年輕女生萌生了退意。但看到需要照顧的老人,遵從自己真誠、善良的內心,夏春萍選擇了留下。這一留,便是近20年。
每天早上7點半前,夏春萍就已經到崗,仔細查問每一位老人的情況,為有需要的老人吸痰、清潔。她還悉心嗬護這座敬老院里入住的唯一一名年輕人——因小兒麻痹症,這個沒有自理能力的年輕人被棄養。2017年時,夏春萍變更了工作場所,也將年輕人從東城帶到了豐台,繼續為他撐起一方安寧天地。
疫情期間,夏春萍堅守陣地,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常陪老人聊天,注意老人的情緒和心理變化,緩解他們的孤單。
看到老人情況變好,夏春萍覺得,一切辛勞都值得。為做好“夕陽守護者”,夏春萍還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整體服務能力。工作之餘,她也不斷提升自己,先後考取了養老護理初級、中級、高級證書,心理諮詢師證書,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證書以及大專畢業證書,獲得了豐台區孝星和北京市孝星證書,用實際行動,詮釋黨員的責任擔當。
校對 劉越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