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衛龍佛系營銷刷屏!上市一波三折高估值或是關鍵,曾低俗營銷翻車

2022年11月03日15:49

  11月3日消息,雙十一已經正式打響,不知大家都開始剁手了沒?就在近期,衛龍佛系營銷刷屏!與此同時,衛龍營銷文案刷屏不是第一次,此前更是擦邊營銷翻車。而衛龍上市一波三折背後,問題所在如何解決?衛龍未來又何去何從?

  衛龍佛系營銷刷屏!網友:買了,笑不活了!

  如果你打開天貓,在衛龍食品的官方旗艦店首頁,就會看到一個神秘男子,懷裡抱著辣條,手捧蓮花,眼神遊離,一臉的佛系,喃喃自語“下單就是緣”,並且附有對聯>上聯:你一單我一單;下聯:運營馬上能下班;橫批:“荷”德“荷”能,銷量達成。

  淘寶首頁還附有各種佛系文案:優惠領空,辣條賣空,四大皆空;你買或不買,辣條都在,不悲不喜;全都不貴,佛系面對。

  相信看過韓劇《請回答1988》的就知道,這簡直就是金正鋒同款:他手捧蓮花,一副虔誠拜佛的樣子,經典一幕成為“佛系”表情包的鼻祖。衛龍的營銷文案是在cos金正鋒的動作,進行佛系營銷。

  還有衛龍的客服,已經讓人笑不活了。客戶也回應消費者稱,“這位小哥哥是衛龍的運營人員”,有不少網友還調侃道,“運營大大,如果你是被迫的,你就眨眨眼”。

  衛龍本次營銷文案,已經刷屏社交平台,不少網友表示,“笑不活了,買了”,還有網友表示,“這波營銷,衛龍贏了”!

  衛龍上市一波三折,估值已腰斬,騰訊、高瓴等虧慘

  中國辣味休閑食品的頭部企業,衛龍上市之路一波三折。2021年5月衛龍首次提交赴港上市申請,但過了6個月自動失效;2021年11月,衛龍上市再度提交赴港上市申請,並於14日通過港交所聆訊,但是由於公司遲遲未能招股,最終也以失敗告終;2022年6月公司第三次提交赴港上市申請書,當天就通過了港交所聆訊,如今已經過去了4個月,公司至今未有招股,上市進程或再度擱淺。

  除卻第一次失效是因為沒有通過港交所聆訊,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衛龍都通過了港交所聆訊,但卻遲遲未能上市,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是衛龍自身問題還是其它什麼問題?

  上市聆訊就是上市前對即將上市的公司進行全面評估,待有關專家當面評估是否符合上市條件。一般來說,通過港交所聆訊就意味著符合上市,此後就可以開展路演,向投資者介紹自己,然後招股,定價後進行上市。

  有券商人士分析,衛龍遲遲不上市,或與港股市況有關,最近1年港股市況不斷走低,多重不利因素下影響了港股新股上市進程,衛龍在食品板塊尚未回暖之前衝擊上市仍不是明智之舉。此前新浪港股統計,港股上半年共有26只新股上市,募資額較去年同期直接縮水逾9成,上半年新股破發率更是高達70%多,自然會影響擬上市的新股。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市況較差,衛龍此前高達600億的估值能否獲得投資人和市場認可或許是衛龍遲遲不上市的關鍵。一般來說,港股新股破發率較高,一級市場將擬上市新股估值抬得很高,更喜歡高定價,這就和著急上市的大股東分歧嚴重,定價談不攏,上市更是無從談起。

  就在9月份,據媒體報導,衛龍融資規模腰斬,擬將融資規模縮水到5億美元左右,此前則是10億美元,而目標估值為47億美元,此前最後一輪估值就已經來到了90億美元,估值直接腰斬。衛龍主動砍價,或是市場多方博弈的結果,我們看到在二級市場無論是奈雪、三隻鬆鼠還是良品鋪子等休閑食品行業,股價都至少腰斬以上。

  對於衛龍前景,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新浪港股表示,衛龍上市是必然的,衛龍不健康的標籤讓市場有了不同聲音。衛龍估值泡沫較大,因此,公司希望通過降低辣條占比,降低對單一產品的依賴,提高公司未來市盈率,以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

  根據招股書,公司主要包括三方面業務,調味面製品、蔬菜製品和豆製品及其他產品。其中大家經常吃的調味面製品一直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不過占比已經從2019年的73%降至2021年的60.8%,而蔬菜製品發展迅速,營收貢獻了16.64億元,占比34.7%。

來源:東北證券
來源:東北證券

  根據公司財報,公司2019年至2021年分別實現收入33.85億元、41.2億元以及48億元;同期,公司實現淨利6.58億元、8.19億元以及8.27億元,能夠看出來,公司業績增速放緩。該公司毛利率相對穩定,不過2021年有所下滑,從38%下滑至37.4%。

  按目前衛龍47億美元估值計算,市值大約343億元,市盈率大約41.48倍,和良品鋪子的估值比較接近。不過,就在2021年公司引入上市前投資者時,公司估值就已經高達90億美元,按此上市,上市前投資者中信產業基金、高瓴、紅杉、騰訊、雲鋒等還未等到衛龍上市就已虧慘,浮虧大約47%,近乎腰斬。

  上市前,CPE持股4.26%,騰訊持股1.23%,高瓴持股2.26%,雲鋒持股1.23%,紅杉資本持股0.55%,根據騰訊支付1.1億美元計,公司當時估值高達89億美元。

  廣告投入持續增加,此前擦邊營銷翻車

  本次衛龍佛系營銷,不由得讓大家想起來前段時間椰樹集團的美女營銷。十月一日至八日,椰樹集團共開了八場直播,點進直播間純藍色的背景和穿著超短褲、凸顯身材顏色鮮豔短袖的美女十分紮眼。此前“從小喝到大”的廣告語更是風靡網絡。

  無獨有偶,其實衛龍此前多次走在擦邊的路上,被指低俗營銷。1月6日上午,有媒體報導稱,廣東網友吳先生在吃衛龍辣條大辣棒時,在包裝袋內底部發現異物,吳先生當時懷疑是情趣用品“鎖精環”。

  3月底,有網友曬出線下超市貨架的衛龍照片,圖片顯示,衛龍大辣棒和衛龍小辣棒上出現了“約嗎”“賊大”“強硬”等醒目的廣告語,疑似打色情擦邊球。

  隨後衛龍致歉,並表示,公司非常重視廣大網友和消費者的意見,決定停止有爭議文案包裝的生產,同時進行版面文案及設計的優化。

  在公司擦邊營銷背後,銷售及營銷費用成為了公司最大的支出,從2019年的2.35億元漲至2020年的3.71億元,進一步增至2021年的5.2億元,同比增長逾40%,而公司2021年營收只增長16.5%。

  在銷售及營銷費用中,公司營銷人員開支從2019年不足1億,大幅增至2021年的2.2億元;而公司的廣告費用也從2019年的3082萬元,增至2020年的4666萬,進一步增至2021年的7868萬元,同比增幅高達68.6%。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就曾表示,“衛龍大幅增加營銷費用,主要是希望能夠在上市前借助營銷力量提高業績,以期上市發行價和股價能夠達到資本市場的預期。”

關注我們Facebook專頁
    相關新聞
      更多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