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絨花製作技藝區級傳承人、絨梅綺品牌主理人征珊珊剛剛忙完了幾個海外的萬聖節訂單,中國的絨鳥、絨雞在比利時、澳州、法國大受歡迎。更讓她感到驕傲的是,中國的絨花已經“香飄世界”,今年,愛馬仕旗下的奢侈品牌“上下”,在巴黎時裝周的秀場舞台上使用的就是征珊珊主理的品牌的絨花。
去年,徐工集團代表中國超級起重機技術創新成果的擎風三號、擎風四號等,被打造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而在今年的北京冬奧會上,谷愛淩的“龍紋戰袍”、武大靖的“孫大聖頭盔”、法國選手馬蒂厄·貝萊彙集了大熊貓、錦鯉、龍、長城等中國元素的滑雪頭盔也讓世界感受到了國潮帶來的“中國式浪漫”。
從北京冬奧會到國際時裝周,從日常消費到文化娛樂,從傳統非遺到大國重器硬核機械,十年來,伴隨著國潮崛起、國潮出海,中國人創造著更多的可能,轉變著與世界對話的角度。
驚豔
當民族風成為國際範
征珊珊告訴新京報記者,她主理的品牌的海外訂單額每年都會達到800萬左右,很多客人都是中國絨花的老顧客,“他們其中有的在國外經營很大規模的超市,每逢節日到來前,他們都會訂貨,中國絨花都是外國顧客非常喜愛的裝飾品。”
除了這樣的批量訂單,絨花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外奢侈品品牌相中。征珊珊說,2017年,她和母親共同製作完成的絨花頭飾登上了《中華遺產》雜誌的封面。2018年初,影星徐嬌戴著征珊珊製作的絨花飾品拍攝了肯德基的宣傳照。用絨花工藝製作的1.6米長的大羽毛成為愛馬仕“羽毛牽起絲巾”創意的重要組成部分。征珊珊的師傅,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絨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樹憲與美籍華裔藝術家JUJUWANGLV合作,打造了“優雅牡丹”香水絨花限量禮盒。今年,愛馬仕旗下的奢侈品牌“上下”,在巴黎時裝周的秀場舞台上使用的就是征珊珊主理的品牌的絨花,成為點睛之筆驚豔世界。
“也許這些訂單相對於出口大單來說是很‘小眾’的,金額也無法與百萬大單相比,但是這會讓我非常有成就感。”征珊珊說。
出海
硬實力打造“中國式浪漫”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中國的製造業正在向世界展示來自東方的中國魅力。去年7月,承載著近千台徐工挖掘機、裝載機等工程機械產品的“中遠聖保羅”號集裝箱輪,從連雲港新東方國際貨櫃碼頭29號泊位揚帆起航,發往南美地區,這是“近5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單批次出口的最大訂單”。據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初步估計,2020年,中國、德國機械設備出口額分別約為1650億歐元、1620億歐元,全球市場份額則分別為15.8%、15.5%,而這意味著中國首次超越德國,一舉成為全球機械設備出口冠軍。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1至5月中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136.22億美元,同比增長41.3%。其中,進口金額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出口金額119.22億美元,同比增長47%。
今年7月25日,中車唐山公司出口安哥拉的動車組在該國首都羅安達城際鐵路運營,將為羅安達民眾帶來便捷的出行體驗。7月26日,中國中車出口葡萄牙波爾圖的城軌列車在唐山下線,是我國出口歐盟城軌項目的首列車,也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開拓歐美髮達國家市場的里程碑。
今年10月,東航正式宣佈即將喜提首架C919國產大飛機,時間定在12月。據中國商飛官網消息,目前C919已累計28家客戶,815架訂單,其中不乏來自德國、泰國及美國的海外訂單。
在基建工程、航天科技等領域,大國重器的硬實力插上國潮翅膀,更是讓中國人的浪漫演繹得淋漓盡致。從“長征”到“羲和”,中國航天人用科技和浪漫回應古人、照亮今人。國潮風的流行,展示的是文化的自信,而它背後,正是中國經濟和中國硬實力的強大支撐。
崛起
重構全球消費市場格局
近年來快時尚、美妝、潮玩等各行各業湧現出的國產品牌正在迅速崛起,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買單。不囿於本土消費市場,國產品牌不斷走出國門,重構著全球消費市場格局。數據顯示,在電子產品行業,2022年第二季度,小米耳機在中國市場上的市占率超越蘋果,市場份額最高達到14%,位居第一;化妝品行業,國貨品牌占比 ( 按零售額計 ) 由2017年的44.0%上升至 2021年的47.2%。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消費新零售企業出海步伐加速。其中,名創優品在2015年開啟全球化戰略,以深耕中國供應鏈作為其拓展海內外市場的有力支撐,目前在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5000家門店。其位於法國裡昂大都會聖熱尼拉瓦勒的門店開業,代表著其在海外市場門店總數正式突破2000家,成為中國零售品牌出海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2022年1月,泡泡瑪特英國倫敦首家門店正式開業,由中國設計師創作的SKULLPANDA、DIMOO和小野等系列大受歡迎。10月25日,泡泡瑪特披露第三季度運營數據,目前泡泡瑪特已入駐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23個海外國家及地區。泡泡瑪特副總裁文德一將2022年定義為“潮玩出海元年”。他表示,在未來10年,國際業務將是泡泡瑪特最為重要的發力點之一。
機遇
不斷孕育海外新增量市場
過去10年,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的《世界品牌500強》中,中國上榜品牌從23個增加到44個,10年間增長近一倍,進入世界品牌強國第二陣營。其中,中國品牌在100強中的數量從4個增加到10個,超過了法國、日本和英國。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新國潮品牌的崛起,中國文化無疑將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為了能夠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國潮企業需要尋找到更加廣闊的市場。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潮”之所以能夠成為潮流,除了具有傳統的中國文化底蘊基礎,更重要的是與現代審美潮流的融合度高,與國際主流審美也很契合。“比如印有‘中國李寧’的帽衫,不僅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很多外國人也在穿。異域風情、異地文化結合時尚美學的設計,是國際上非常主流的趨勢,所以國潮的設計在這一點上,一定要抓住機會。”
除了美學上的設計,賴陽認為,國貨、國潮、中國品牌在現代科技研發上,必須要走在世界前列。除了文化內涵、包裝設計要下功夫,科技研發必須要下大力氣投入,以保持持久的核心發展競爭力,要經得住時間考驗,避免曇花一現。
中國品牌“出海”來到了快速增長窗口期,那麼中國品牌應該如何建立本土化生態模式、在“出海”的目的地建立“在地化”的營銷能力?賴陽說,國貨和中國品牌不能總是在國外的華人圈里“打轉”,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也要切入主流人群、年輕消費群體的生活方式,主攻他們的消費市場,用他們的社交方式進行傳播和營銷。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王琳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