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一週年剛剛3天,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再次拋出“大禮包”。11月18日,北交所連發多份公告,披露了目前的改革動態,包括北證50指數、做市制度的最新消息以及真金白銀的讓利投資者,降低股票交易費。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最近一段時間,北交所頻頻從交易端入手進行改革,為北交所引入源頭活水,進一步提高市場流動性和上市公司估值。

亮點一:
北交所調降股票交易經手費,降幅50%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減稅降費相關政策及中國證監會有關部署,更好發揮交易所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功能,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激發市場活力,11月18日,北交所發佈公告,決定自2022年12月1日起,將股票交易經手費標準由按成交金額的0.5‰雙邊收取下調至按成交金額的0.25‰雙邊收取,降幅50%。
北交所表示,本次調降股票交易經手費,綜合考慮了當前市場形勢、市場規模、交易情況及運營成本等多重因素,最大限度讓利市場。
下一步,北交所將持續跟蹤評估市場運行情況,不斷完善市場功能、優化市場生態、提升服務質效,為市場主體更為便捷、高效參與北交所建設創造條件。
亮點二:
混合做市制度在北交所實施呼之慾出
為進一步推進市場改革創新,完善市場交易制度,增強市場活力韌性,北交所起草了《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細則》(以下簡稱《做市細則》)和《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指引》(以下簡稱《做市指引》)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日期截至12月3日。
此前,市場一直呼籲北交所引入混合做市制度,如今,伴隨著《做市細則》及《配套指引》的推出,混合做市制度在北交所實施也是呼之慾出。
據瞭解,北交所開市以來,上市公司數量穩步增長,公司業績增長穩健,投資者數量、結構持續優化,市場各方積極參與,為進一步優化交易機制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北交所在競價交易的基礎上引入做市商交易,有助於增加市場訂單深度,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改進交易定價功能,活躍市場交易。
亮點三:
北交所股票將納入中證、國證跨市場指數體系
同日,北交所總經理隋強公開表示,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納入中證指數、國證指數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隨後,中證指數、國證指數分別發佈公告,決定將北交所股票納入中證、國證跨市場指數體系。
據瞭解,全面納入跨市場指數體系後,北交所將進入廣泛的A股可投資空間,獲得公募基金等機構資金的進一步增配,同時,指數作為投資業績基準,有望對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配置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市場人士認為,北交所股票進一步納入跨市場指數體系,在提高指數代表性的同時,也將與北證50指數發佈形成協同效應,進一步引導中長期資金配置創新型中小企業,為市場引入更多源頭活水。
亮點四:
曆史點位曝光,北證50指數進入上線倒計時
北證50成份指數將於2022年11月21日正式發佈。
為確保各市場參與主體能及時獲取指數曆史點位信息,11月18日,北交所發佈了指數自基日(2022年4月29日)起至2022年11月18日的曆史點位數據文件。
據瞭解,北證50登場將為各方提供客觀表徵市場的基準工具,同時也將為指數化投資創造條件,吸引中長期增量資金入市。這也意味著,北交所即將進入指數化投資時代。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
- 關鍵字
- 北京